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接受本刊专访

我和中国很有缘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王 冲 《 环球人物 》(

    美国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高调宣布自己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候选人。 

    奥巴马的胜利给美国政坛和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纽约时报》以“史诗般的战役”来描述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初选之争;更有评论认为,奥巴马成功地打破了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的“种族障碍”。奥巴马则在胜选当晚发表感言时说:“今晚,我们庆祝一个历史进程的结束,和另一个将给美国带来新的、更美好日子的进程的开始!” 

    6月5日晚,奥巴马与希拉里这两位比拼了近半年的对手,终于心平气和地坐到了一起。两人秉烛夜谈的诸多细节外界不得而知,但可以断定的是,从这一天开始,奥巴马将成为民主党在大选中倾力支持的唯一人选。两人的联合声明说得很清楚:“希拉里和奥巴马今晚相聚,就应该做哪些工作以确保今年11月大选获胜,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 

    随着奥巴马的胜出,共和党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即邀请奥巴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与他就美国民众关心的各项议题进行十场辩论。 

    对奥巴马来说,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未来的选战中,奥巴马会不会也打“中国牌”?他有着怎样的“中国观”?他是否有着不同于别人的“中国故事”?……这些疑问,是中国人在未来几个月中观察美国大选时所关心的问题。也许,从本刊对他的专访和他给记者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编者 

    

    四年前,连参议员都还不是的巴拉克·奥巴马曾与记者有过一段深入的独家对话,让记者得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中国缘”;四年后,当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候选人时,他本人及其竞选总管先后给记者回了三封信,讲述选战的不易和初胜的荣耀。 

    “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位中国记者” 

    2008年5月30日,记者整理资料时偶然翻出了几张四年前到美国采访时拍的“老照片”——巴拉克·奥巴马和记者的合影!照片上他那一脸灿烂的笑容,让记者立刻想到了这位眼下正春风得意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于是马上给他写了一封问候信。 

    北京时间6月4日,也就是奥巴马宣布胜出的当天,记者收到了奥巴马的回信。在信中,他除了感谢记者的关注外,还骄傲地邀请记者和他继续“见证历史”。 

    这封虽客套却及时的回信,不禁让记者回想起那次与奥巴马的“不期而遇”—— 

    2004年9月25日12点30分,在伊利诺伊州威尔县的一个棒球场内,身材高大的奥巴马登上了演讲台,开始他竞选参议员的演讲:“6个月前,你们还不认识我,还以为我叫亚拉巴马(编者注:亚拉巴马是美国的一个州,发音和“奥巴马”相似)。直到现在,还有人问我,你是芝加哥大学的宪法教师,笃信宗教,为何涉足政治?这是因为我们都是美国公民,都是政治进程的一分子。但我们流失工作机会,面临困境,我们对此感到不满。我关心所有老人、孩子和工人。我不仅仅在社区里关注,还希望政府关注他们,因此,我涉足政治。”他补充道:“我们需要工作,可我们的工作机会大量流失;我们的年轻人被派到伊拉克,打一场不知道怎样才叫胜利的战争;我们花2000亿美元在伊拉克,然而,在这里花几亿就会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好。” 

    反对战争,创造工作机会,这两点足以抓住人心,也能让奥巴马过关斩将。当记者仔细分析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核心理念后,赫然发现,那简直就是四年前他竞选参议员时的翻版! 

    当奥巴马演讲完准备离开时,记者冲上前截住了他,由衷地称赞他的演讲“非常深刻”。奥巴马笑着说:“那真是太好了!”当他得知记者来自中国时脱口说道 :“真有缘呀,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位中国记者。”当记者要求与其合影并对话时,奥巴马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并招呼身边随从来帮忙,随后还拿着记者的相机看了看画面,问记者“满不满意”。 

    在华人簇拥中成长 

    在之后的长谈中,奥巴马向记者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中国缘”。 

    奥巴马说,他“从小就浸泡在亚洲文化之中,深受中国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因为他出生在华裔聚居的夏威夷。“那时候,我的左邻右舍中有许多华裔,他们的勤奋和努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童年时,奥巴马曾随母亲搬到印尼生活了一段时间,这使得他有机会进一步接触中国文化。“6岁到10岁时,我曾跟母亲和继父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生活,当时有不少同学是华裔。课间休息时,我们会一起打球,常常玩得满身大汗。放学后,我也常常到他们的家里玩。尽管这些华裔同学的家里都很有钱,但他们对我非常好,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让我学到中国人的礼节。我甚至跟他们学过简单的中文对话。” 

    奥巴马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我和中国很有缘,我还有一个有华裔血统的外甥女呢!”奥巴马向有些愕然的记者解释说:“我妹夫吴加儒是出生在加拿大的华裔,现在有美国国籍。”据奥巴马介绍,他同母异父的妹妹玛亚与吴加儒是在夏威夷大学东西中心结缘的。“妹夫一家子跟我走得挺近的,从他们一家子那里,我知道了春节对华人的意义,知道华人待人接物的特别方式,以及古老的中国文化。” 

    记者在网上搜索奥巴马口中提及的华裔妹夫的信息时,才发现这个妹夫在奥巴马争取华裔选民方面帮了他不小的忙。此前,多数华裔选民一直都对希拉里充满好感。为了帮助奥巴马获得华裔选民的了解和支持,吴加儒夫妇在网上开博客,用中文介绍奥巴马的政见。 

    2008年3月初,当民主党的党内初选激战正酣之时,吴加儒在一封写给华裔选民的信中说,“还从来没有一个总统参选人像奥巴马这样了解华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屿民众。我希望你们能支持一个能和多种社区民众进行对话的参选人,支持一个给国家带来真正实质性变革的参选人。该由我们的人在白宫处理一切了。” 

    在接受美国中文媒体采访时,吴加儒直夸奥巴马是一个“诚实、工作努力、重视伦理及善解人意的人”。奥巴马提出的包括移民、注重家庭团聚、减少工作签证持有者对雇主的依赖、调整和亚洲国家的关系等多项实质性政策,也与这位华裔妹夫有关。奥巴马及时推出这个华裔妹夫,效果非常明显,很多原来支持希拉里的华裔,转而将选票投给了他。 

    奥巴马与中国的“亲缘”还不止于此,据《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罗格·科恩不久前披露,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马克眼下就住在中国,并找了一个中国未婚妻。马克的长相简直就是奥巴马的翻版,他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物理学,已在中国居住多年,目前正在筹备自己与中国未婚妻的婚礼。罗格·科恩说,等马克娶了这个中国未婚妻后,奥巴马将再添一位华人亲戚! 

    华人军师出谋划策 

    “我有许多华人好朋友,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虽然奥巴马没有细述他的华人好友,但在这次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战中,有两位核心军师是华人。 

    奥巴马的首席华人顾问卢沛宁,现年41岁,生于新泽西州,属于第二代美国华人。卢沛宁的父母都是上世纪60年代从台湾到美国的留学生,这一点与奥巴马的身世背景较为相似——老奥巴马也曾是一位留美学生。 

    事实上,卢沛宁与奥巴马的牵线人是卢沛宁的妻子凯瑟琳·汤普逊。原来,在进入哈佛之前,奥巴马曾在芝加哥的西德利·奥斯汀律师事务所做实习生,而卢沛宁的妻子正是该所的合伙人。由于这层特殊关系,卢沛宁一家与奥巴马很早就认识。但真正让奥巴马与卢沛宁结缘的,还是他们的哈佛同窗岁月——1988年-1991年,两人同时就读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卢沛宁至今仍在赞叹:“我仰慕他的才华已经很久了。” 

    2005年,奥巴马首次当选联邦参议员后,立即邀请卢沛宁担任他的顾问,卢沛宁也毫不犹豫地辞掉自己的工作,来到奥巴马身边,担任其参议员办公室立法主管。 

    不久前,卢沛宁接受美国《华盛顿人》 杂志专访时,不失时机地称赞奥巴马:“他好比是一块空白的油画布景,可以吸引对美国政治生活有着各种各样期盼的人士,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去绘画出各色各样的蓝图。”这一宣传口号,为奥巴马赢得了不少选民的喜爱。 

    去年农历春节时,奥巴马给美国华人发了一封中文版的新春贺信。这封信写得很地道,也颇感人:“春节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一直有幸身为亚裔社区的一部分。我不仅在夏威夷的亚太文化氛围中长大,还曾在亚洲度过几年美好的时光,这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亚洲文化和亚洲人民,并由此产生热爱……” 

    谈论“中国策”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奥巴马即发表书面声明说:“我妻子和我对中国四川地震所导致的巨大人员伤亡,深感难过。我相信中国人民将以特有的决心应对(灾害),向那些正在遭受灾难的人们提供救济,并帮助受影响地区恢复生产生活。美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应尽其所能帮助中国应对这一灾难。” 

    奥巴马对亚洲的重视有迹可寻。早在2006年1月出任参议员的第二天,奥巴马便与共和党参议员科尔曼组建了一个“参议院美中工作小组”,打算通过美中全面接触和对话来发展两国关系。去年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其外交政策概述时,他写道:“随着中国崛起和日本、韩国崭露头角,我将致力于在亚洲形成一个更有效的框架,它不限于双边协定、不定期峰会和诸如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这样的特别会谈,我们需要和东亚国家建立一个综合机构,促进稳定和繁荣,帮助解决跨国危机。” 

    在奥巴马团队最近出版的竞选新书《下一个美国世纪》中,奥巴马首次全面谈论自己对美中关系的看法,他强调两国在诸多安全利益上的一致性,认为美中应是伙伴关系。“如果能当选总统,我将把外交重心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除了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态势,这里也存在许多美国外交政策需要面对的热点和潜在热点问题。” 

    至于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台海因素,在艾奥瓦州初选中拔得头筹后,奥巴马首次对台海问题表达立场:如果当选总统,他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继续促进和平解决台海紧张”,“希望台海两岸对话,解决分歧,保证台湾海峡永远不会发生军事冲突。” 

    奥巴马也将中国视为一种“挑战”。在任参议员期间,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成了他的关注焦点,于是他与另一位参议员联合起草议案,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奥巴马还致信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人民币和“贸易不平衡”采取“更严厉的措施”。而针对中国的崛起,奥巴马也曾危言耸听地表示:“中国甚至还在教育领域与美国竞争,中国的工科毕业生是美国的四倍!” 

    [作者王冲系资深国际事务记者,兼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网顾问,目前正在撰写《红蓝战争——美国大选与美国政治》(暂定)一书。] 

    亲爱的王冲: 

    我很高兴即将站在圣保罗的讲台上,宣布我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提名……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刻。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要翻过旧政策的一页,带来新的精力和新思想以迎接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还得继续努力,但先得感谢你,感谢成百上千万的捐款者和志愿者们,没有人比他们更准备着迎接新变化。 

    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吧! 

    巴拉克·奥巴马 

    2008年6月3日 

    

我和中国很有缘
奥巴马的中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