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乘势南下,企图攻占明朝都城北京。他假装要把英宗送还明朝廷,要求明军打开北京城门迎接他们进去。
此时,外有强敌,内部空虚,土木堡之战几乎赔干净了所有老本,京城人心惶惶。怎么办?关键时刻,防守北京的重任落到了于谦身上。面对重重困难,于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用几本巨著也写不完,在这里单说与运河有关的粮食问题。
要守住京城,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而当时,有数百万石粮食储存在东郊的通州,可供京师军民吃一年。可要把这些粮食运进京城,谈何容易!那时也先的骑兵部队在附近逡巡,运输期间说不定就被他们抢走了。若像平常那样安排民工运粮,不但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必须派军队护送。问题是,如今保卫京师人手都严重不足,哪派得出护粮队?万般无奈之下,有人提出,与其任凭“仓米数百万”落入瓦剌之手,不如一把火烧掉这些粮食。
于谦没有这么干。相反,他发出了一道命令:所有奉调进京参加保卫战的军队,都要由通州进京,士卒各自在通州的粮仓领取粮食,并运送到京城。
就这样,于谦找到了办法。他把调兵和运粮放在一起统筹考虑,军队来了,粮食也就来了,安全问题解决了,还节省了一大笔民工费用。此外,他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运粮——官府征用500辆大车昼夜运粮;动员百姓及官兵的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运粮;凡运送粮食20石以上到北京的,除运费外,另发白银一两,以资鼓励。就这样,通州的几百万石粮食没几天就运进了京城并储备起来。由此,军心大振,民心也稳了下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于谦有了底气,下令官兵都可以预支半年禄饷,人们欢呼雀跃,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
若是当时运河完全畅通无阻、从产粮区直抵京城,又何必把粮食储存在通州,让于谦接受这种高难附加题的考验呢?
500多年后,畅销书作家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回顾这一往事时感叹:所谓有水平就是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出别人想不出的办法。
是的,攻坚克难,见招拆招,没有抵达不了的春天。当年于谦运粮是如此,此前此后一代代先贤接力疏浚治理,让运河常治常新,也是如此;今天复兴大运河,使其在当代焕发新生机,又何尝不是如此?大运河孕育了灿烂文明,催生了无数美景,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没有理由放着金饭碗讨饭吃。回望来时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策马扬鞭再出发,此刻正当时。
专栏结束语: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它流淌了2500多年,纵贯3200公里。在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本专栏撷取大运河畔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涵盖大运河的开凿、发展,大运河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等诸多领域,至本期“悠悠‘河’事”系列文章,共30篇全部刊发完毕。藉此,致敬大运河。敬请关注下期开始的“漫谈家风”栏目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