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众生相

本版新闻

讽刺与幽默 2024年12月27日 Fri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回望我们这一年

文/汪金友 图/张 叶 《讽刺与幽默》(2024年12月27日 第 11 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24年即将悄然离去。此时,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总结与盘点:总结成果,归纳经验,清点盈余。

  

  总体而言,2024年还算平稳。尽管风云变幻,但依旧风调雨顺;虽有诸多挑战,却仍稳中有进;虽有困难,仍奋力前行;虽有差异,仍不懈开拓。

  

  有人发了一个小视频,掰着手指算一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这一年,我想问问朋友们:

  挣了多少钱

  有人说5万,有人说8万,有人说10万,还有人说几十万甚至更多。

  

  收入高自有其理,眼红无用;收入低自有其因,未来或可改善。重要的是,相比上一年,自己的收入是否有所增加。更值得关注的是务工者,他们的收入随着工作有无而起伏,是社会收入的晴雨表和敏感线,应得到更多支持。

  

  创业者面临更大压力,投入资金与精力,若只赔不赚或赚少赔多,便难以为继。

  走了多少路

  自2024年起,我启用了手机上的“微信运动”功能,每日记录行走步数。一年中,多数日子日均三四千步,超过一万步的仅有七八次,且均为旅游时。

  

  而看微信朋友圈,一天走一万步、两万步,甚至三万步的,比比皆是。也许,人家比咱年轻,身体素质倍儿棒,咱没法比。

  

  而真正令我感叹和敬佩的,是那些在小区里跑着送外卖的人。他们肩扛手提,为赶时间,常常疾步如飞。

  

  炎炎夏日,看到一个40多岁的胖哥,衣服都湿透了,还在跑。我劝他慢点,他气喘吁吁:“还有两分钟,来不及了!”还有一次,乘电梯下楼,看到一个干瘦的外卖员,竟然坐在了电梯里。他看了看我,带着歉意说:“不好意思,太累了。”

  儿子说:“写了2000多页作业,寒假暑假都没闲着。”

  

  爷爷说:“除了周末和假期,天天接送孙子上学放学,风雨不误。”

  

  奶奶说:“做了1000多顿饭,还捎带洗衣服和打扫卫生。”

  

  结论:谁也没有闲着。机关在忙,企业在忙,学校在忙,家里在忙,领导在忙,下属在忙,年轻人在忙,老年人和孩子们也在忙。

  

  当然,忙与忙是不一样的。有人是主动地忙,有人是被动地忙,有人是快乐地忙,有人是无奈地忙。

  

  我家楼前不远处有一地铁口,每晚都有一对夫妇在那里卖煎饼。冬天最冷的时候,零下十几摄氏度,但他们仍然坚守,直到晚上11点半的最后一班地铁。每次从窗口看到他们跺脚取暖的身影,心里就隐隐作痛。觉得比起他们来,自己幸福多了。

  

  吃了多少饭

  一天吃三顿,365×3,共1095顿。一天吃两顿,365×2,共730顿。

  

  但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过去的一年,你在外边吃过多少次饭?其中几次是大餐?几次是你做客?几次是你请客?

  

  我的一个朋友扬言,全市800多家饭店,他已吃过400多家。

  

  我的一个邻居坦言,除了参加亲友的婚礼,一年之内,没有去过一次饭店。

  

  有人在外边吃,有人在家里吃,看似都是吃,但差别可大着呢。

  

  吃饭不仅反映生活水平与消费观念,更是获取信息、增进了解、寻求合作的机会,许多见识与业务都是在餐桌上达成的。因此,观察一个人在外就餐的频率,便能大致了解他的社会关系、交际能力与事业状况。若感觉难以突破,不妨在新的一年,先从请人吃饭做起。

  

  做了多少事

  一家人总结全年工作:

  

  老公说:“上了300多天班,加了100多次班,参加了几十个会议。”

  

  老婆说:“站了300多天柜台,卖出几十万元的货。”

  

  读了多少书

  看到一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纸质图书销售量同比下降6.2%,其中社会科学类图书下降14.69%,文学艺术类下降16.56%,科学技术类下降18.28%,经管励志类下降37.01%(据2024年7月15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听听人们怎么说:

  

  “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读书?”

  

  “月月入不敷出,哪有钱去买书?”“现在手机上看啥有啥,哪还需要读书?”

  

  “读书不读书,和自己的收入,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面包不可没有,手机不可没有,书则完全可以没有。”

  

  我们真的不需要读书了吗?当然不是。成功的经验、新鲜的知识、高超的技术都在书中。总想走捷径,世上哪有那么多捷径可走?要进步,就读书;要改变,就读书;要成功,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