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学·经典

讽刺与幽默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河还是海,这是个问题

文/林永芳 图/肖文津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10月25日   第 13 版)

  粮食一定要通过大运河运到京城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明清两朝几百年。可在元代,答案却似乎很简单。那时,运河航行并不顺畅,裁弯取直之前,从杭州到北京需绕道洛阳,路线曲折、水陆并用,耗时费力。

  

  朱清、张瑄是南宋末年两个私盐贩子兼海盗,后来降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朝廷议论运粮路线,朱清、张瑄主张通过海运输送漕粮,宰相伯颜让他俩负责此事。他们造了60艘平底海船,自江苏省太仓刘家港运粮4万余石至京师,由此揭开了元代海运漕粮的序幕。在元代,漕粮长期以海运为主。

  

  明初,漕运沿袭元代的做法,仍以海运为主。由

  于海路运输风浪险恶,翻漕船、溺军卒的事故时有发生。后来重开会通河,永乐十三年开始停止海运,单纯依靠河运。

  

  如前所述,水路运输的成本比陆路运输低得多,根据明人袁黄《皇都水利》记载,通州张家湾至北京城60里陆路的运输费用竟然与从苏松(苏州和松江)至张家湾3700里水运的运费差不多;同样是水路运输,海运(海上运输)又比河运(沿着大运河或其他内陆河道运输)成本低得多。人们无数次总结河运与海运的优缺点——海运有风浪之险、海盗之险,但速度快、运量大、省费用、省人力。与此同时,漕运的劣势则一天天凸显,运河经常淤塞,修建成本、维护成本巨大,运输过程中各级官吏更是巧立名目增加了数不清的附加税费,给老百姓造成沉重负担,也给朝廷造成巨大浪费。

  

  自明朝中后期起,朝廷一次次为要不要把“漕运为主”改成“海运漕运并行”而激烈争论,“海运派”一次次惨败,甚至没人敢提“海运为主”或“废漕改海”。

  

  难道此间就一直只有河运,从未实行过海运吗?当然不是。隆庆六年(1572年)三月,漕运总督王宗沐曾组织了一次成功的海运,从淮安入海,运输大米12万石,五月抵达天津。但次年,万历元年(1573年),王宗沐再次组织海运,却遭遇飓风而发生沉船事故,言官纷纷弹劾,最终朝廷决定停罢海运。这成为后来朝中“反海派”一个反复引用的把柄。他们全然不顾另一个事实——随着造船技术和航运技术的进步,随着倭患的平息,“漕运改海”无论在技术层面、安全层面,还是经济层面都早已没多大障碍。

  

  那么,最大的障碍在哪里?说到底,不过是既得利益者阻挠罢了。曾经有个梗:“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这句话折射出改革与转型之难。多年来,“漕运”已经衍生出一长串上下游产业,上到朝堂诸公,下到运丁闸夫,“沿途吃河者不计其数,他们如何愿意朝廷废漕改海?”

  

  直至清末,在铁路、轮船、战乱等的冲击下,1901年清廷终于颁布“废漕令”,大运河告别“漕运时代”,步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