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智慧画语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诗意地栖居

文/孙宏画/高瞻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8月23日   第 14 版)

  今年3月,一张京沪高铁车厢内的照片,让无数成年人在心中长叹了一口粗气。

  

  原因无他,作为连接北京、上海两座一线城市的快速通道,京沪高铁无意间成了全中国最忙碌的一批人的临时工位,窗外夜色铁黑,车厢里的打工人,却放下小桌板、打开笔记本,把高铁车厢当成移动办公室,继续加着白天没加完的班,一身“班味”在旅途中仍没能找到挥发的空间。

  

  在各大社交网站占据流量风口的“班味”,一时间成了每个成年人避之不及的黑暗入口。京沪高铁则用具象化的“班味”,让人们对诗意生活的想象阵地,再次失守。

  

  2022年,人类学家大卫·格雷柏的著作《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文版出版,格雷柏用犀利的语言和滑稽的比喻,将40%的工作归到“狗屁工作”麾下。在他的助攻下,职场生活在世俗领域的地位被迅速祛魅,大把的年轻人开始奔向野地、公园、海边,寻找百年前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地栖居”,试图在一个无人谈论诗歌和文学的年代,以诗的尺度,重新接起自然、艺术与自我的纽带。

  

  只可惜,越剧烈的逃离越容易引发机体的排异反应。第一批数字游民开始重返北上广,曾经为城市人筑起“一夜乌托邦”的露营也开始退潮。在心性修行上缺课的逃离,只能让人们在工业味过重的“诗意”幻象中,难以为继。从露营到骑行再到路亚,“中产三坑”的主角永远在轮换,但我们关于诗意生活的想象始终在城市中流浪。

  

  或许在寻求诗意这件事上,宇宙的自然规律也让“诗意”本能地排斥任何急功近利的贪心之人。如果我们在文艺作品里再多停留一些时刻,便会发现,“诗意”的存在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灵活、更加触手可及。

  

  2000年,法国电影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带着一台小型DV在法国乡村旅行。其间偶然捡拾到的一颗心形土豆,让瓦尔达反复端详、视若珍宝。最终,这颗土豆成了《拾穗者》这部纪录片中最动人的诗意象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任何时空都可以参照的,诗意生活的坐标——离散的、不起眼的,但隐藏在每一个人生活中的诗意碎片,而它正平等地等待着每个有心之人的寻觅。

  

  海德格尔所提出的“诗意地栖居”,实际上最早来自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人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而我们不断修习自身、不断探寻适合自己的物理坐标,为的便是在生活和诗意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并且在其中长长久久地回味诗意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