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漫画正处于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漫画的理解各具特色:上世纪60年代的人视其为讽刺社会弊病的新闻载体;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则将“动漫”与漫画等同视之;而对21世纪的年轻人而言,“长篇故事漫画”已成为他们心中的“主流”漫画形式。然而,新闻漫画并非随波逐流,它根植深厚,本质独特,始终秉持针砭时弊、弘扬正能量的新闻属性。
漫画艺术起源于欧洲,其变形与夸张的手法可追溯至古希腊文明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雕塑家确立了符合欧洲人审美的人体比例标准,同时,也诞生了“丑”的变形夸张造型。这种“有意识”的变形,不仅是对和谐美的反叛,更蕴含讽刺与诙谐,为漫画成为讽刺艺术奠定了基础。尽管当时“漫画”一词尚未出现,但这种艺术形式已悄然铺就了未来的发展之路。
在欧洲历史长河中,这种变形夸张的艺术形式始终扮演着讽刺与诙谐的角色,在宗教、政治及世俗生活中频繁亮相。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漫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从绘画中脱颖而出。17世纪下半叶,“漫画”一词在意大利诞生,其讽刺性在欧洲文化中得到进一步强化,逐步演变为一种视觉讽刺艺术。这一“讽刺”属性,在欧洲社会进程中不仅得以延续,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欧洲漫画的传统。
19世纪末,漫画传入中国,恰逢中国社会变革风起云涌之际。漫画迅速与新闻报刊融合,以讽刺的姿态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为中国漫画奠定了关注现实、讽评时弊的发展方向。
经过二三十年的实践探索,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迎来了中国漫画史上的首个辉煌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漫画家和高质量的漫画刊物,漫画理论也日臻成熟,从多个维度对漫画进行了深入剖析。漫画家们满怀激情地运用漫画的讽刺功能,直面社会时弊,展现了他们对漫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彼时,漫画的讽刺与揭露手法直接而有力,虽未达到幽默的境界,却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沉重氛围。
抗战时期,漫画家们更是以笔为枪,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创办《抗战漫画》杂志、举办漫画展览和组织宣传队等方式,发挥漫画的宣传与战斗作用,旨在唤醒全国人民,凝聚抗日救亡的强大力量。解放战争时期,漫画继续作为文艺宣传的先锋,肩负推翻旧政权的历史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漫画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歌颂、讽刺、批判等多种面貌积极投身于各类政治运动中。“文革”结束后,《人民日报》在漫画家英韬等推动下创办了《讽刺与幽默》报,这份专业性漫画报纸对中国漫画界影响深远,标志着中国漫画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开启。
作为党报旗下的漫画专业报纸,《讽刺与幽默》报紧扣漫画精髓,引领全国报刊漫画复兴,形成漫画专栏或专版遍地开花的局面,其引领与示范作用不可小觑。此时的漫画创作,愈发注重在讽刺中融入幽默元素,深化了讽刺的力度与效果。
这些漫画作品巧妙融合讽刺与幽默,构思奇巧,韵味十足。幽默,作为智慧的火花,与讽刺相辅相成,不仅调和了矛盾,更催化了讽刺的力量。自近代以来,中国漫画始终积极映照社会现实,以针砭时弊为己任,用幽默的笔触勾勒出生活百态,从而铸就了独特的艺术传统。
传统,是岁月磨砺下的瑰宝。上世纪80年代,中国漫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作品涵盖了讽刺、歌颂、幽默、国际视野、环保议题、儿童世界、水墨艺术、婚姻家庭、安全警示等多个维度,既细分了漫画的领域,又彰显了其广泛的应用价值。这些漫画的共同灵魂在于“讽刺与幽默”的结合,它们超越了动漫与长篇故事漫画的范畴,成为社会的明镜与评论者。为了与新兴漫画类型相区分,我们赋予它们“传统”之名,这既是一种分类的标识,也是对传统精神的延续。
作为艺术形式,传统漫画秉承了艺术自我表现的精髓,但其表现手法却独树一帜。它不追求形式上的极致美感,而是直面社会现实,以讽刺为刃,勇于表达对社会弊病的立场与见解,肩负起了社会责任。一幅杰出的传统漫画,其影响力堪比社论,能迅速而深刻地传达出文字难以尽述的深意,正如评论家所言,漫画的力量往往能超越言语,直击人心。
在中国近代史上,传统漫画的作用无可替代,其讽刺功能远超娱乐层面,关注现实、表达观点、讽刺弊病,这正是中国传统漫画的核心价值所在。
然而,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报刊业遭遇冲击,传统漫画的发表平台日益缩减,使得“讽刺与幽默”类漫画更多地被赋予“传统”的标签。尽管如此,传统漫画的艺术价值与社会责任感并未因此削弱,它依旧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时代,评议着社会。它不仅是时代与历史的忠实记录者,更因其讽刺特质而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无论是在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还是在和平时期的日常生活,都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剖析社会弊病。
中国漫画百年发展历程中,传统漫画详尽地记录了社会变迁的轨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它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视觉启蒙与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中国文化领域中的璀璨明珠。民国时期的漫画,其地位显赫,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并肩,共同编织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然而,在历经百余年的传承后,这份深厚的文化积淀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
当前,“漫画”一词的界定日益宽泛,传统漫画在众多新兴潮流中渐显边缘化,难以再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讽刺漫画作为中国漫画的精髓,其创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构思与技艺,但掌握此道者日渐稀少,导致传统漫画的创作水平整体下滑。尽管如此,我们不应忽视或放弃传统。《讽刺与幽默》报等刊物持续出版,成为传统漫画的重要守护者,证明了讽刺艺术在中国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面对网络与新媒体成为新闻传播主力的现状,传统漫画应积极寻求变革,拓展传播渠道,与网络媒体深度融合。利用网络的迅捷与广泛覆盖,传统漫画可以继续发挥其社会监督与批判的功能,推动社会进步。(作者是《讽刺与幽默》报社总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