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众生相

讽刺与幽默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第一个吃豆腐的人

●汪金友 《 讽刺与幽默 》( 2024年05月10日   第 11 版)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第一个吃豆腐的人,也是英雄。没有他们,我们就吃不到美味的螃蟹,也吃不到鲜嫩的豆腐。

  

  据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巴解。大禹治水的时候,让他当督工。当时河里有一种双螯八足、丑陋凶横的“夹人虫”,经常用螯伤人,严重妨碍施工。为此,巴解想出一个办法,挖一条围沟,灌进沸水。“夹人虫”过来,纷纷跌入沟里烫死,并散发出扑鼻的香味。巴解掰开一支“夹人虫”的外壳,大着胆子咬了一口:“哟,这家伙,味道好极了,比肉好吃,比鱼鲜美!”有人担心:“不会有毒吧?”巴解说:“那我就多吃几个,试验一下。如果没事,你们就开始吃。”过了半天,真的没事。从此,被人畏惧的害虫,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至于螃蟹的名称,因为横着行走,常于旁侧,则取“螃”字,又从虫解声,即有“蟹”意。两字合一,称之螃蟹。比“夹人虫”,似乎好听一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所以每次吃螃蟹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巴解,感谢他以身试险,不怕牺牲。

  

  第一个吃豆腐的人,又是谁呢?传说是刘安。他第一次吃豆腐的地方,在淮南的八公山。我很想知道,当初的刘安,是怎么吃的第一块豆腐,

  于是决定自己去找一找,看一看。

  

  刘安是汉代的淮南王,但他的王城,不在现在的淮南市,而在淮南西边20多公里的寿县。寿县古称寿春、寿州,一度成为楚国的都城。淝水之战发生在这里,草木皆兵的故事出在这里。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也是在这里被俘。寿县的古城,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当年的刘安,就是在这里做淮南王。汉高祖刘邦是他的亲爷爷,自己又善为文辞。时不时,写一篇作品,入朝献给爷爷,深得汉高祖的喜爱。

  

  按说,刘安的小日子,过得非常惬意。但他并不满足,经常在想,人为什么会死呢?几乎所有的人,都超不过100岁。要是能活300岁、500岁甚至长生不老,那该多好?于是暗下决心,要研究一种灵丹妙药,来延长人的寿命。

  

  寿县的北边,有一座山,原称北山,现在叫八公山。虽然海拔只有200多米,但南北绵延约25公里,东西约5公里,不仅森林茂密,而且怪石林立,清泉奔涌。

  

  刘安在这座山上建了18个院落,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主要从事两件大事,一件是编写《淮南子》)一书,另一件就是研究炼制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这时候,奇迹发生了。几个人在研制丹药配方的时候,刘安正喝豆浆。他把盛豆浆

  的碗放在一边,一样样地看那些配料。当他舀起一勺卤水的时候,不小心洒在了豆浆碗里。过了一会儿,发现碗里的豆浆竟然都凝固了。这还能喝吗?周围的人都劝刘安赶紧倒掉。因为卤水本身有毒,喝多了会危及生命。

  

  而刘安却说:“不试,怎么知道能不能吃?你看现在这豆浆,就像花儿一样,看着就有食欲。我先吃几勺,如果没事,以后大家就都可以吃了。”

  

  他品尝了凝固的豆浆,发现并无不妥,甚至口感鲜嫩。于是,他就把剩下的半碗豆花,用屉布包起来,拿回家里,让母亲尝尝。到家一看,经过挤压,已经变成了有型的块状。母亲也觉得新鲜,让刘安切成小块,加点调料,吃在嘴里,鲜嫩可口,神清气爽。刘安大喜,豆浆变腐依然可食,就叫豆腐吧。

  

  《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不试,怎知道可不可吃?不试,怎知道行与不行?尝试,肯定会有很多的失败甚至牺牲。但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无知的探索;世界的进步,在于开辟更多的领域。我们应该感谢巴解、刘安以及所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人,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