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众生相

讽刺与幽默 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大商无算”说开去

●沈栖 《 讽刺与幽默 》( 2023年09月15日   第 11 版)

  近读清史,意外发现一则“大商无算”的史料。

  

  清代同治元年(1862),瑞蚨祥创建于山东济南,主要经营绸缎、呢绒、棉布、皮货及服饰制作。1876年,年仅25岁的瑞蚨祥掌门人孟雒川把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前门外大栅栏,不日即冠于业界。

  

  1900年6月16日,庚子之变,一把大火烧毁了大栅栏街内数千家铺户民宅,殃及瑞蚨祥,其库存丝绸布匹和来往账目全部化为灰烬。大火刚灭,孟雒川率先在废墟上支起帐篷,宣布继续经营,还贴出告示:“凡本店所欠客户的款项一律奉还,凡客户所欠本店的款项一律勾销,本店永不歇业!”孟雒川这一主动让利的举措,实际上是延续了常年践履的“诚信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很快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欠款的客户纷纷介绍亲朋好友成为瑞蚨祥的忠实顾客。

  

  晚年,孟雒川携儿登泰山,儿问:“父亲,您这一生的经商之道是什么?”孟雒川站在东岳之巅沉思良久,出人意料地说了四个字:“大商无算!”宏大的商道讲究的是商业价值观,不会去算计如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代儒商正是凭借宁愿吃亏也不愿失去仁义、诚信的“无算”,才成为实至名归的“大商”。孟雒川“诚信至上”的经营思想,堪为一笔弥足珍贵的商业文化遗产。

  

  常识告诉人们:就商家而言,诚信作为一种行为道德,首先是用来规范自己的经营理念、约束自己的经营行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康德称之为“内在道德律”,并将它与“天上的星星”(自然法则)同列为“人生敬畏”的两大主题。孟雒川“大商无算”的经营思想凸显了“诚信至上”的要旨,是其从商“敬畏”“内在道德律”的必然结果。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诚信是成熟市场的基本标志,是建立健康市场秩序的重要基础。

  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提出的“信用就是金钱”理念,揭示了诚信对于市场交易的重要意义。

  

  二战以前,德国巴比纳信托行专为顾客保管贵重财物。战争爆发,人们纷纷把财物取走逃难,连老板也打点细软逃之夭夭。雇员西亚留下清点账目时,意外发现一位叫莱格的顾客还留有一颗价值50亿马克的红宝石未取走。西亚将红宝石和所有托管文件放入小盒子随身携带。不日,信托行一带夷为平地。战争结束后,老板在战乱中死去,信托行也不复存在了。但西亚却始终妥善保管着红宝石,即使在窘迫的生活条件下带着3个孩子贫苦度日也不存非分之想。1978年,当地政府成立战争博物馆,面向社会征集二战遗物,西亚便将红宝石和信托行账目拿了出来。经过政府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莱格的孙子道尔。道尔为表谢意,欲将红宝石卖了分一半钱给西亚,被婉拒,说只收取这些年的保管费。西亚的事迹上了报纸,人们被她的诚信所感动,几家大型信托公司邀她出任荣誉总裁,均被谢绝。

  西亚去世后,几家公司找到她的儿子克里斯,要求买断西亚的名字命名信托公司。经过竞标,柏拉图信托公司以80亿马克的天价获取了西亚的冠名权。柏拉图信托公司总裁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西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它代表的是一种企业精神,一种价比红宝石的诚信,花80亿买到这个荣誉,值!”旋即,柏拉图信托公司易名“西亚信托公司”,交易量持续飙升,诚信创造了价值。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以儒、释(佛)、道三家为骨架。这三者都有自己的文化体系,但在“诚信”一说上乃是揆一的。如儒家历来将“诚信”作为重要信条。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国不立。他把“信”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视其为治国的重要条件。释家亦然,佛教的十戒均以“诚信”为宗旨:“发言行事,苟无诚信,则湖海衲子(即信众),孰相从焉?”佛家还认为“诚信”乃是修行解脱的具体体现,如佛经所言:“人有诚信之心,可自得度(到彼岸)。”道家更是把“诚信”奉为美德:言善信(言以信为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有诚信的言语不动听,动听的言语不诚信)。由此可见,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所在,更是构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从商当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