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众生相

讽刺与幽默 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半称心

●高自发 《 讽刺与幽默 》( 2023年09月15日   第 11 版)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杭州灵隐寺的这副对联可谓一味治疗焦虑与执念的良药。它告诉人们,人生在世,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必追求十全十美,只需达到一半的称心如意也就足够了。

  

  “半称心”是一种人生哲学,蕴含着知足常乐的达观。知足不辱,懂得满足的人,才活得更通透。知止不殆,作为知足的孪生兄弟,知止总是与其形影不离。生活中有一种怪现象,有些人明明知道做人应该知足,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他们追求的目标往往会水涨船高,欲望不断叠加,欲壑终难填满,不知止极易使人濒临险境。

  曾有友人在股市里收获颇丰,问其心得,答曰:“坚守20%的原则。”损失20%就割肉,坚决离场,把有限的资金拿来寻觅更优质的股票,绝不观望徘徊,也不会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获利20%就卖出,绝不贪多,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卖到股票的最高点。及时止损,很多人都能做到,适时止盈,却不是一般人所能为。炒股考验的是人性,不知足的本性会让人疯狂,当看到盈利的数字不断攀升时,谁能经得住诱惑把到手的财富往外扔?当看到亏损的数字断崖式下降时,又有哪一个不在自我安慰:“没准过些时日就升上来了。”没有合理的追求目标,不能果断地取舍,只能陷入犹豫彷徨的泥沼。友人炒股的原则,其实就是一种“半称心”的理念,允许自己有一定的损失,明确自己追求盈利的额度,不追求圆满,只凭理智决定进退。

  

  不仅仅是炒股,生活中的很多事,都不妨用“半称心”来给自己定位。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坚决执行,达成预期就果断收手,即使还想不断追求下去,也要有心理准备:得之不喜,失之不悲。

  

  “半称心”的智慧,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豁达,滚滚东流水,既然一瓢就能解渴,何苦非要占有整条江河?“半称心”的心态,允许自己有一半不称心,反而能让人放下包袱,活得更加超脱。人生有如意就有失意,有欢喜就有悲伤,我们不能因为某个时刻失意、悲伤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更不该在某个阶段如意欢喜、顺风顺水就变得肆无忌惮。秉持半称心,一定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超脱且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