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都推崇“仁”和“民本”思想,但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在人性论上,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则坚持“性恶论”,与孟子的看法截然相反。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与孔子和孟子相比,荀子有两点不同:
第一,荀子为官多年。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但他到齐国游学之后,很受齐威王和宣王的赏识,说他是“稷下学宫”中“最优秀的人”。此后,又曾三次聘荀子为“稷下学宫”的“祭酒”,“稷下学宫”是当时齐国的最高学府,“祭酒”就相当于这里的校长。齐襄王还称赞荀子是“最好的老师”。再后来,荀子还做过赵国的上卿。接着又通过春申君的引荐,做了楚国的“兰陵令”,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孔子和孟子,终身都没有做过官。
第二,荀子属于集大成者。荀子虽然也是儒家代表,但他的思想吸收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多个学派的内涵,尤其是含有大量的法家思想,提倡“礼法并重、王霸并举、四海归一、人众成圣”的理念。荀子重视礼法,也抓住了治国的核心。因为礼是用来约束和团结人的,法是用来处罚不服从者的,相当于今天的德治与法治。所以说,荀子是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一书今存32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写的。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复杂精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第一篇为《劝学篇》,第二篇为《修身篇》,第三篇为《不苟篇》,第四篇为《荣辱篇》,说明他对人生的学习和修养,还是非常重视的。
在第23篇《性恶篇》中,荀子重点讲了“人之初,性本恶”的问题。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有的追求私利,有的迷恋权力,有的贪图享乐,有的喜欢声色,如果不用礼来教导,不用法来约束,社会秩序就乱了。
虽然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和孟子一样,荀子也承认,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也正因为荀子的思想带有法制的倾向,他的学生韩非和李斯等,才成为法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