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众生相

讽刺与幽默 2020年11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天津:给流浪乞讨名分凸显城市文明

陈庆贵 《 讽刺与幽默 》( 2020年11月06日   第 07 版)

  近日,天津市民政局事业处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领取了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通知书。落户后,他们将纳入到天津市保障体系进行安置,从此有了身份、不再漂泊。

  

  以人为本,扶危济困,乃城市精神文明核心要义。现代文明城市,除了责无旁贷负有依法保障他们享受与正常人一样合法权益的公共责任,同时还肩杠义不容辞出手施救帮扶的道义义务。如果说,为城市发展洞开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彰显的是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襟怀和开放气度,为保障困难群体权益开辟“无名氏”落户特殊通道,则折射城市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和善政伦理。

  

  “饱汉不知饿汉饥”。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找不到户籍,成为事实上的“黑户”和城市“多余人”,他们“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更遑论享受依附于户籍的医保救助等权益。试问,设若流浪乞讨人员得不到妥善安置,任其像幽灵一样游离于社保救济

  体系之外,游走于夜深人静街头巷尾,城市会有真正安宁和谐吗?从某种意义上说,给予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保障,让他们告别沿街乞讨“吃千家饭”的命运,就是让城市平安让市民乐业,这本是现代城市文明题内之义。

  

  能否将符合条件流浪乞讨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既是检验社会救助安全网密实牢靠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从长计议,于制度场面构建常态化机制,促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就是建设让公众有感知有温度的制度文明。此番天津相关实施意见明确落户程序规定,对于各救助管理站救助的,经全国救助寻亲网寻亲、媒体登报寻亲、DNA血样采集比对、人脸识别比对方式寻亲无果满3个月的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予以办理在津落户。一方面保证了有限资源用于确须救助群体;再一方面规避了心术不正者混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