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众生相

讽刺与幽默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双节游的新发现

海纳 《 讽刺与幽默 》( 2020年10月16日   第 07 版)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我和老伴跟着旅行团,从北京出发,来回7天时间,走了华东的6个城市。虽然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新迹象,让人回味无穷。

  

  夫子庙的考试笔

  

  进入南京夫子庙,在大成殿前,见两个男青年正在大声吆喝:“快来买呀!金榜题名状元笔,逢考必过!”走进一瞧,摊位上摆着几十支自来水笔,看上去与普通笔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旁边竖起的牌子上,却写着这样的推销语:“夫子庙金榜题名专用考试笔。你想当状元、学霸、学神、考神吗?你想逢考必过吗?你想考试666吗?你想金榜题名吗?还不赶紧,向孔老夫子求一支金榜题名专用考试笔!10元一支,每日限定,数量有限!”

  

  我觉得好笑,世界上有这样的考试笔吗?如果真的那么神奇,这两个小伙,何不自己先去考个状元?孔老夫子要是知道他们玩这种唯利是图、故弄玄虚的把戏,还不拿起戒尺,狠狠地打他们的屁股。当然,很多人都看破了他们的鬼把戏,所以生意冷淡得很。

  

  乌衣巷的纪念品

  

  我先后去过三次乌衣巷,而只有这一次,进入到王导谢安纪念馆。以前不是不想去,而是导游没有安排时间。所以每当想起刘禹锡的诗句,就觉得遗憾。这一次,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旧时王谢堂前燕”,是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8元钱的门票,70岁以上免票,60岁以上半票,够便宜了。前院后院,廊上廊下,我都看了,并没有找到燕窝的痕迹。也许,那些南

  来北往的飞燕,就如同王导和谢安一样,虽然叱咤风云、漫天飞舞,但也只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

  

  惊奇地是,出门的时候,这里的工作人员,竟然给每个游客都送了一个精美的盒子。打开一看,是一个漂亮的瓷杯,上边还印有“乌衣巷留念”的图案。半票花了4元钱,却还给一个价值10元以上的纪念品。没想到,天底下竟然会有这样的好事。乌衣巷,为你点赞!

  

  江南人的汉服装

  

  第一天来到夫子庙,就发现有很多穿汉服的年轻人。有男,有女,有一个两个,有三五成群。我猜测,他们都是图个新鲜,穿着玩的。而到苏州之后,看到穿汉服的人比南京更多。在一处园林,竟有20多个。此后再到绍兴、杭州,依然可见汉服男女飘然而过。

  

  看到一个身穿汉服站在桥上的女孩,我试探着问:“可以给您拍照吗?”她微微一笑,转过身来。我赶紧拿起手机,咔咔两声,再说“谢谢”。此后,我随手拍了十几张汉服男女的照片,准备在假期过后,发一组到微信朋友圈里,供大家欣赏。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改穿汉服?除了新奇和漂亮之外,很可能,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迹象和信号。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于周朝。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延续两千多年,一直是汉民族的主要服装,也是中华民族“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风貌体现。从年轻人身上的汉服,我们看到了国学文化的繁盛,也看到了伟大祖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