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20年01月17日 星期五

一粒“豌豆”的发芽史

林永芳 《 讽刺与幽默 》( 2020年01月17日   第 07 版)

  “担当”二字,古往今来,人人推崇备至,无疑是个好东西。君王喜欢敢拼敢闯的下属,下属喜欢刚毅果敢能罩住大伙儿的君王;男人喜欢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在各种场合为他撑起面子的女人,女人喜欢侠骨柔肠能遮风挡雨的男子汉;父母喜欢勤学好问事事省心的孩子,孩子则喜欢高大伟岸无所不能的父母。总之,没有人会喜欢畏缩怯懦、毫无担当的人。所以,才会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类励志的话,引导着一代代人立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贫富穷通,都要担起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份责任,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道奋力前进。

  

  然而,倘若历史如此单维,倘若“担当精神”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想要就有,那就用不着如此苦口婆心反复呼吁了。事实上,只要稍具常识便不难明白,在“应然”与“实然”之间,还有很长的路。那么问题来了:从一粒跃跃欲试的种子,到真正成长为“蒸不烂、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注:“铜豌豆”的含义尚有异议,但鉴于时间和历史早已赋予它广为人知的褒义,也就无须深究其原始含义了)”,中间到底横亘着些什么?且让我们透过几则小故事来看看,一粒“豌豆”种子在通往“担当”的路上究竟需要怎样的阳光雨露。

  

  第一个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负荆请罪”。

  瞧,这样的佳话,的确令人感动。可,倘若廉颇遇到的不是深明大义、宽宏大度的蔺相如,而是《三国演义》中蛮不讲理、烦躁暴戾的张飞,还会如此皆大欢喜吗?倘若传说中砍了樱桃树的小华盛顿遇到的是《红楼梦》里贾政式的追责者,一点小错都逮住毒打一顿,小华盛顿还敢承认是自己砍的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让“有责者”敢于担责,就需要“追责者”也守规则有约束而无法苛刻。

  

  第二个故事,就说张飞吧。《三国演义》中,张飞要求部将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误为范疆)三天内备齐白盔白甲,以便征讨东吴。范张二人死也完不成,苦苦求饶请罪。结果,张飞不是将他俩扶起,不是根据客观实际同意宽限几日,而是把他俩绑起来往死里打,致使范张十分恐惧,干脆铤而走险,杀了张飞。

  

  这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希望下属敢于承担急难险重诸般任务,就需要让他像猴子摘桃一样,踮起脚尖或者跳一跳就够得着,并且卖力摘桃时能有远离屠刀的保障。否则,生命诚可贵,既然没人能在他冲锋陷阵敢担当时为他的基本生存作担当,怎能不让他学会遇到困难绕道走?只有神仙和奥特曼才能担得起的责,除了极少数神仙和傻子之外,你还指望凡人都会豁出命来踊跃承担吗?

  

  一言以蔽之,一粒“泰山石敢当”式的“铜豌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阳光空气和养分。

金鼠闹春
一粒“豌豆”的发芽史
可爱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