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上夜大学

沈栖 《 讽刺与幽默 》( 2019年09月27日   第 07 版)

  大凡一个人的童年都会有憧憬。我的憧憬是“大学梦”。

  

  我从无“书香门第”的优越感。祖辈是白丁,母亲也是文盲,父亲在抗战那年从家乡慈溪来到上海,读了高小便辍学做起了小生意。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能在家门出个大学生。

  

  我的读书蜜月刚刚开始,似乎就走到了尽头,我的知识教育定格在初中二年级,大学梦也就成了海市蜃楼般的虚无缥缈。17岁那年,我进了一家纺织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虽然搬运工的工作甚是辛苦,但是,我还是在残缺不全的碎片化阅读中寻找自己的理性,靠一种难以名状的激情涉过了早年文学追求的河流。我几乎是绕过了童话,直抵历史、文学、哲学,陷入了一种杂乱无序的阅读境地,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华夏大地,使我再度萌发大学梦。鉴于家庭贫寒不能放弃工作,我错失了恢复高考第一年的良机,于1980年进入华东师大第一届中文系夜大学,终于圆了大学梦,还获得了学士学位。

  

  夜大学期间,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华东师大都配置了强大的教师资源。五年寒窗,我不断完善着自己的知识结构,文学修养得以提升。一经文史“充电”,我把主攻方向转入研读中国现代文学。改革开放使这个领域不断开禁,思想活跃,我与人合著《林语堂散文赏析》一书,参与编撰《中外现代文学作品辞典》《20世纪新诗鉴赏》,发表了《鲁迅论苏俄“同路人”及其文学》《茅盾与“革命文学论争”》《“左联”时期的“拉普”思潮影响》《论“七月诗派”的抒情艺术》《论太阳社的文学创作》等论文,还在披览现代文史资料时相继发现了老舍、叶圣陶、蒋光慈、阿英、丰子恺等人的佚文,钩沉披露之,备受学术界关注。

  

  夜大学生涯令我重新扬起了人生风帆。毕业后,我即跳槽去了刚恢复组建不久的上海市司法局;三年后,即1988年被调任《上海法制报》副总编辑。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新闻工作的“短平快”令我没有坐冷板凳的时间,当然也就没有“耐得寂寞”的雅趣,现代文学的研读只得“割爱”,代之以“千字文”的写作,或短论,或时评,或按语,或社论,继而进入杂文、时评创作。

  

  我跨入新闻工作的门槛,恰逢我国改革开放刚走完第一个10年。那时,我国社会发展总的态势是:革故鼎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界空前解放,舆论界空前活跃。这一态势不仅提供了一个极为宽松的言论环境,还向世人提出了一系列亟需考量、思索、探讨、解答的话题。我,一名新闻界的新兵,“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说,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相,把笔触指向一切妨碍社会改革的时弊,移情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杂文、时评写作。

  

  作为一名杂文界的新秀,我是极为幸运的。在我的杂文创作道路上,初试牛刀便有不凡的创作实绩,离不开郑拾风、冯英子、刘金、何满子、邓伟志等杂文界前辈的鼎力相助和悉心指导,他们对我犹如老燕护雏、老牛舔犊,凝聚了几多精力,几多汗水,几多心血!自2007年我被聘为东方网特约评论员以来,杂文、时评创作更是进入了一个高产期,每年发表逾百篇。

  虽说我离开夜大学生涯已35年,但每每回首,总是难以忘怀那段沉潜学海的岁月,那些“授人以渔”的教师,那个给我人生带来转机的时代。

祖国巨变在心中
上夜大学
人生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