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9年05月03日 星期五

别把学生当块“肉”

■文/汪金友 《 讽刺与幽默 》( 2019年05月03日   第 01 版)

  道走歪了! 

  侯晓强

  “童话大王”郑渊洁,近日振臂高呼:时下有很多的“妖怪”,把中小学生当成了“唐僧肉”。你割一块,他咬一口,个个吃得膘肥体壮、满嘴流油。 

  当然,“妖怪”的样子,远没有《西游记》中那样狰狞。相反,他们大都穿着一件“作家”的外衣,打着一个“讲课”的旗号,然后用一堆纸,换走了学生的一堆钱。 

  郑渊洁为什么要向同行“开炮”?因为有人发现,在日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童书作家榜”中,竟然没有郑渊洁的名字。因此有好事者向他发起质疑:“天天说销量高为啥最新发布的作家榜,连你的名字都没有?” 

  郑渊洁坐不住了,于是在微博上发布长文进行回应,表示自己并非没有入榜,而是主动拒绝入榜。原因是“中国的童书销售泡沫极大,甚至和不法行为有牵连”。他还直接点名炮轰某位作家,说其把“作家进校园当成了一门生意”。这种事,我也听说过,是被别人当作“经验”来介绍的。因为普遍存在“卖书难”,有些聪明的作家,便到学校开发市场。他们的办法,就是以“免费讲课”开路。 

  按说,作家到校园里给中小学生讲授阅读课和写作课,是一件好事,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远大的志向,掌握创作的技巧,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些作家,心眼并没有那么好。他们完全是冲着钱去的,讲课是一个幌子,卖书才是目的。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但那些到校园卖书的作家,都狡猾得很。一种办法,是让当地的书店出面和学校联系,说能请到某位作家来讲课,条件是要买他一些书。于是学校发动老师,老师发动学生,一买就是几千本。 

  再一种办法,是以签名相诱惑。老师提前通知学生,某位作家要来讲课,要想得到他的亲笔签名,就让你的父母,到书店里去买他的书。留下姓名地址,签名书就到你手。 

  还一种办法,是讲课的时候,在学校的门口外边,摆一个书摊。接着在讲堂上自讲自销。举起一本书,然后说:“谁想得到这本书,放学之后,就到校门口!” 

  当然,所有类似的活动,都有当地书商和学校的暗中配合。四至五折进货,全价卖给学生。里边的利润,可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至于他们之间怎么分成,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一些作家一年的卖书收入,就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元之多。 

  郑渊洁总结,这样的进校园卖书,具有三大坏处。第一是降低国民阅读率,因为不是自己选择,所以倒了孩子们阅读的胃口;第二是扼杀新作家的出现,有名气的作家霸着舞台,年轻作家就不能出头;第三是腐蚀教师队伍。如果让老师尝到从学生身上赚钱的甜头,他们就再也不能安心教书。 

  现在有很多学生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和进步,买很多东西都在所不惜。如果老师发动或要求,更是积极响应。一些出书、卖书和搞培训的人,发现这个“商机”以后,便把眼睛盯向了学校。除了夸大其词,就是以“分成”相引诱。哪个地区、哪个学校被攻下,哪里的学生就成了“唐僧肉”。 

  所以,我们需要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把这些“妖怪”找出来,然后奋起“金箍棒”,打得他们片甲不留。

别把学生当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