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7年06月23日 星期五

“速成”博士与“浑身是假”

●文/齐世明 《 讽刺与幽默 》( 2017年06月23日   第 07 版)

  “马后炮”
  张书信

  谈“假”即“变脸”,遇“假”谁不急?不过,痼疾难死名医。近年来造假成风,把医学名词引入社会范畴,弄虚作假已形成一种社会性的造假综合征(“综合征”亦称“症候群”。可形象地描述一些表面复杂而又联系紧密的社会现象)。这“综合征”里,人们闻之色变的假食品、假药品,假电器、生活用品系列,以及政绩造假、数据造假,假公章等等均属“老病号”了。最新的“异难杂症”来自于被称为阳光下最神圣的教育领域和文艺领域——连“大雅之堂”与“象牙之塔”都造假、贩假?没错儿!请上眼吧——

  

  文坛,抄袭已属老朽,最新的“造假症患者”成果是:假评奖、假简历、假评论、假出版。先拿简历说事,简历不简单。而今作者发稿多附简历,一份份简历之“珠光闪烁”令笔者骇然!看看这段:鲁迅文学院作家班X届学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获中国小小说协会大奖、首届“中华脊梁”光荣称号……年纪不大,已屡次“全国”了,且“昆乱不挡”,写画俱“家”?可巧,笔者也接过两封“中华脊梁”的“祝贺函”,只要寄款,你就入选!举例者另三项,也都是“山寨”国家正式机构,如中国书画家协会将全国书协、美协合二为一,又敢称理事,真真假假,鬼能分清?

  

  “文革”中“不说假话办不了大事”,谬种流传。又有俗话所说:胆大的撑死,胆小的饿死。“胆大”怎么讲?敢忽悠,敢瞪大眼睛编瞎话嘛!于是乎,文艺界这“江湖”处处有“糨糊”:

  

  假身份——“自媒体”写成名某网站或论坛主编,或李鬼似地掂着掂着俩“板斧”:山寨某协会,堂而皇之地写上秘书长甚至主席、副主席,以“换发稿子”或可以“帮你忙”博你格外重视

  

  ……

  

  假冒名——新起笔名与某名家“撞衫”,图大刊小刊一路“绿灯”;或男起女名,专寄稿给男编辑,还缀一“暧昧”附言,一试该编辑之“定力”?

  

  假年龄——特别是女作者,年轻才可爱?于是乎,“80后”可以“20年一贯制”。

  

  假评论——自己印了本习作集,也敢开“大型”出版研讨会,敢请各地专家,自然“红包”要大而厚(因此,今朝之研讨会可称“红包会”)。而专家们会上发言、会后发文乃至“盛邀之下”写的序言,也以假“报”假,这令人叹夫?笑夫?

  

  假评奖——无论是一个人办的“自刊”,还是乡镇办的“民刊”,都敢祭出“中国XX征文大赛”,一个个“高大上”名称下面,盖的均是“山寨”中国XX协会印章。得奖者又敢于“二度创作”,三等抹去两横,“优秀”即变“金杯”。

  

  这么作假,如同大跃进年代放卫星,难怪,有一敢如此“创奇迹”之作家竟与瑞典诺贝尔文学

  奖评委私密联系,欲献国宝级名画,以摆平各位碧眼评委,“假向世界”,一举拿下诺奖……

  

  真是“胆大妄为气昂昂”!不过,若比起官场之造假,这还属“小巫见大巫”。“大巫”那真叫“浑身是假雄纠纠”,年龄、工龄、党龄、学龄等等都弄假的。权力不锁进“笼子”,就能任性地伸出“神奇之手”,呼风唤雨可也,无中生有可也,总之为所欲为,甚至在阳光下最纯洁的校园,炮制出不可理喻的造假神话——“速成”博士。

  

  怎么“速成”?翻开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武长顺的简历,“水落石出”:他1953年1月出生,小学毕业即“文革”,近年却“噌噌”两大步先后摘下工商管理硕士,工学博士两顶桂冠,这岂不够“从速”?其中还有“门道”,他在天津当了22年交警,却跑到上海,读名校同济工学博士?更神的是,网上晒出了他的博士论文《人-车-路交通安全系统动态控制模式与策略研究》。好家伙,复杂的函数及随后的英文版,“武三爷”连看一遍都如读天书,遑论诵读与答辩?难矣哉!一个足斤足两的“小学本科”毕业生,不过两三年一蹴而就拿下名校博士,这叫经历20来年寒窗之苦的博士们情何以堪?

  

  其实在“十八大”之后落马的高级干部中,“假博士”可以说屡见不鲜,原湖南省委书记周勇顺更创“速成纪录”,“知天命”时获得湖南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不过三年又获得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学术界都稀有的“双料博士”。

  

  这种从假读博、假考试至假论文、假答辩,用公款一蹴而就戴上博士帽的“教育腐败系统工程”,板子仅仅打在营私舞弊的贪官屁股上?(谁遍开“绿灯”,谁助纣为虐?)围绕这弄虚作假已形成一种“气候”甚至一种文化,当如何清肃?

“速成”博士与“浑身是假”
他叫啥名字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