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

“巨亏”该挤挤脓疖或水分

文/茅家梁 《 讽刺与幽默 》( 2015年07月10日   第 02 版)

  雾里看花
  图/侯晓强

  据交通运输部最近的公布,2014年,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3916亿元,支出5487.1亿元,收支缺口达1571.1亿元。收费公路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活力与贡献,建设成本也在增长,但是如此“巨亏”,总让善良的过路者面红耳赤,有点不好意思——“是不是俺们沾了什么便宜?让人家吃‘亏’了?”然而在认真地“自律”之后,人们马上发觉自己的“缴费”并不低廉。

  有网友说,“过桥费”就有要上千元的;一不留神蹭烂了“高速护栏”,得赔偿一千元一米的维护费;爆了胎,停在“紧急通道”换胎,罚款几百;出了故障无法动弹,叫拖车,拖几公里得付上千元的拖车费。嗨!你跟人们说自己“巨亏”了,坑爹呐?收费这般豪迈,而“收费公路”为什么还会入不敷出呢?

  既然银行可以毫无愧色地称自己是“弱势群体”,那么“收费公路”也当然可以凑凑热闹,把自己描绘成穷得叮当响的“丫环”了,她一旦传递了“巨亏”的信号:“建设成本高”“管理成本不断上涨”,弦外之音自然是“适当调整”了。老百姓如今一听说要“调整”,头皮就发麻。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革命的万斤重担,又该大家挑了”、“什么东西又都要看涨了”。物价上涨,过路费首当其冲,收费公路收费高,物流成本就无法降下来,商品的成本也就水涨船高,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得统统由最普通的消费者来“买单”。群众的悟性与生活经验与日俱增。

  一边是收费公路“巨亏”和债务不断扩大,一边是民众的疑惑和不解与日俱增。不少网友提出,“为啥收费那么高,还依然‘巨亏’、债台高筑?钱到底去哪里了?大家渴望的“公开”“透明”“细化”能不能在千呼万唤中再一显身手呢?

  缴费买服务,天经地义。但是有的地方,按一百二十公里时速设计修建的收费公路,却修成了只能跑100、80、60甚至40公里的车速。偷工减料。前一阵,有报道称山东高速与港企拟联合购买法国机场。亏损严重,怎么还有钱到异域去‘掼魄力’呢?”今年2月审判的湖南高速公路腐败案,头头脑脑单笔受贿1亿元,董事长被判死刑。其中的猫腻跟“建设成本”的虚高和“管理成本”的乱高,有可能“浑身不搭界”吗?为政之道,首先在“三严三实”。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要压缩空气”。对于一片混沌的“收费公路”,是不是也得挤挤脓疖,或者切开引流排脓,以利修复愈合?如今我们对收费公路的“巨亏”,是不是也要挤挤水分?

  有位会开车的老中医说,收费公路的毛病叫“中焦堵塞”。“中焦堵塞”会导致上下不通而引起很多症状,而这种“堵塞”,无论什么仪器也不可能查出它的病理,结果是治“症状”而不治“根本”,那是永远治不好病的。

  有专家指出,收费公路活像“现金奶牛”,有充沛的现金流。一条收费公路规定收费25年或30年,是考虑了融资成本、还本付息、运营维护成本、物价上涨等多方面因素,然而在有的收费公路收费期满之后,交通部门仍然无限制地收费,这使得《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变得极不严肃。“规定”啊,“承诺”啊,一旦成了弱不禁风的“早产儿”,时时有夭折的危险,“威信”也会随空话、假话的吐沫而消失。那是非常危险的事。

如此争夺为哪般?
权力套白狼
“半拉子”工程
“巨亏”该挤挤脓疖或水分
“断臂”的古梅
顶风违规胆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