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

疾病的隐喻

●文/徐迅雷 《 讽刺与幽默 》( 2015年06月19日   第 07 版)

  疾病是生命的隐喻,有时它藏得很深,让病中之人只见庐山而不见其真面目。一位19岁的女大学生,因“病”而“病”,以致在单人宿舍内烧炭自杀,不幸身亡。女孩吴某某,在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读大一。不久前她被查出“大三阳”,携带乙肝病毒,她的第一反应是害怕,甚至以为“大三阳”是绝症,致电母亲,声音发抖:妈妈,会不会没得治? 

  知是智的前提。因为“不知”,很容易产生“病恐症”与“病耻感”。疾病总是不通报一声就潜入身体,一旦被查到,若是无知,必有恐惧。何况这是一位刚刚告别“成年礼”的年轻大学生,正处于需要生命教育和摆脱科盲的年龄。她如果知道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3.5亿而我国约有1亿人,知道刘德华也是其中之一,或许就没有那么多恐惧。 

  一部人类史,也是一部疾病史。苏珊·桑塔格在她的名著《疾病的隐喻》中,努力剥掉千百年“疾病文化”中的种种误解和迷思,让病患免于恐惧感,免于羞耻感,免于罪恶感。对抗疾病的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懂得科学的价值,以科学对待疾病,以科学抵抗歧视,以科学启迪民智。上世纪初叶,结核病还是不治之症的时候,著名作家卡夫卡也感染上了,1924年4月他从疗养院写信给朋友说:“一谈到结核病……每个人的声音都立刻变了,嗓音迟疑,言辞闪烁,目光呆滞。”到了今天,医学科学对付肺结核,早已不在话下;只是生命教育、医学科普做得太不够,对年轻人的启智尤其不够,无端的得病恐惧症仍然不少,由此产生太多遗憾。 

  细察这位年轻女生留下的遗书,从“看不到终点、一世的腐坏、自寻烦恼、救不了我自己”这些语词可见,她曾是多么的焦虑!而媒体报道的关键词中,则有“性格脆弱、敏感”、“累,心累”、“我的血很脏”、“恐惧心理与行为”、“沉郁孤独”、“别来了,算我求你”等等,这是焦虑抑郁的明显表现。似乎没有任何人意识到女孩有抑郁症倾向,从而没人想到进行正确的救治。 

  疾病,是医生和病人的共同敌人。但事实告诉我们,要对付疾病,仅仅是医生和病人两者,那是不够的,还涉及家人、单位、相关的人等等,所以人类需要结成最紧密的共同体。面对病榻中的父亲,英国著名诗人狄兰·托马斯写诗鼓励他,希冀一个智者、善者、勇者面对疾病和死亡,决不束手就擒,诗中有股直达内心的力量:“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巫宁坤译句)电影大片《星际穿越》一再引用该诗,可见那种刻骨铭心的影响力。 

  此次媒体对女生“烧炭自杀”事件的报道,体现了对生命的珍重和关切。而女生所在的学校,起而反驳,认为多有失实。不能否认学校做了不少工作,但女生之死本身,足以说明学校曾有的那点作为,未能抚慰其心灵、支持其精神、拯救其生命。如果每一滴水滴都不认为洪流是自己造成的,如果每一片雪花都认为自己不该为雪崩负责,那么,洪灾与雪崩必将继续发生。▲

猪价与题价
疾病的隐喻
猪保硕鼠(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