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

猪价与题价

●文/刘诚龙 《 讽刺与幽默 》( 2015年06月19日   第 07 版)

  我有发小,不晓得还在哪只瓮里。他崽清早起来,要去屋背后竹林里去读书,他对崽喊:先给去看个早工的牛哒;他崽下午放学,要到家里做作业,他对崽喊:先去砍担柴回来哒。我回得老家去,他来跟我乱扯谈:乡里的孩子读不出书来了。我堵他嘴:你天天叫崽帮你做这作那,哪读得出书来的?这家伙反来堵我嘴:你当年读书,不也是早晨看牛,下午砍柴?

  这家伙真不晓得在哪只瓮里,今夕何夕?我们那会读书,是读书要陪爹娘去做事,现在伢子读书,是爹娘不做事了,得去陪伢子读书。我们机关里,便有十多位儿子刚读初中,娘就请了假,去长沙“陪太子读书”。一个是崽读书,要崽弃学习陪娘做事;一个是崽读书,娘要弃工作陪崽读书,其他桌子问题(乡里课桌跟城里课桌,条件不是一回事)、卷子问题(城里老师出的模拟卷,押题准多了)等等不说,单是崽陪娘还是娘陪崽,就晓得对崽读书下了多少米。经济学原理说,有多少投入,便有多少产出嘛。

  这家伙把我这话听进去了。昨天,路迢迢转了三趟车,带了孩子来我这,叫我给他介绍个老师,以后双休日不让孩子出牛栏挖洋芋土了,他陪崽来城里读书,让城里老师给补补课,说是孩子英语蛮差,音尤读不准,读English,要括号注汉字(英格历史)。我问他带了钱来么,他说带了带了,喂了年头的猪卖了,卖了千把块钱。这么舍得?舍得舍得:养出猪来,供出书来;读出书来,不用养猪来。这家伙读过几年书,这算盘会拨拉。

  这回轮到我在瓮里了,我托人给打听,老师补课是按小时计价的,一个小时二百块,一个星期六补五六小时,一头猪没了。不就辅导做几个题目哒,何搞那高价噢?这还是最低价,去了省城,要三四百一小时的。那家伙眼泪汩汩,带孩子回家去了。回家后,给我写一首诗来: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蛮想不养猪,还做养猪人——农村孩子谁能做博士后啊,多半还是只能做养猪后。

  猪价与题价,何时起差别这么大呢?差别一直大啊。

  成化19年(1483),有位老农,板车捆运一头猪,来南京城卖,赶到一位学台大人家门口,正值学台家千里搭凉棚,做没散的筵席(方鹿鸣宴,有一老优负净猪一口而至)。周围围了一群宾客,问“此猪何为”,老农应声“要卖”;又问“价几何”,老农答“要银四百两”。

  农产品价格低,没谁心疼;农产品价格稍微高一些,城里人便火起来了,你来卖猪的还是来捉猪的?是要把我们当猪耍?“众扑之”;老农打拱手,且叫众人息怒:“不须打,且听我分豁。猪的身重半百,时价一两。”半百是五十斤,时价一两,满打满算,不也是五十两嘛,何搞要四百两?老农只说时价,后面又不说了,“因缩口不言”——乡下人来调戏城里人来了?讨打,“群优复击”,踢脚的踢脚,敲脑壳的敲脑壳,本来市民们都不是城管(原来他也是小贩子,被城管追得满街跑的),但碰到乡下人来了城市,个个都当城管队员了。

  “老优忍痛”,抱着脑壳在躲,莫打莫打,先听我说:我那五十斤的猪,不要钱,一分钱也不要。那何搞先前说要四百两?“那四个蹄儿,要卖四百两!”大家哄笑而去,恰好学台大人带班子成员来了,听了这话,站在那里发怔,“遂哄而去,主司皆愕然。”

  猪价哪里值钱呐?值钱的是那四个蹄;农民养猪哪值钱呐?值钱的是作业题,复习题,模拟题,考试题。嗯哪,做题的不值钱,出题的好值钱——老师正是出题的人,而学台大人呢?更是出题的出题人。

  明朝这故事,说的并不是教师课堂外搞外快赚小时费,而是说学台大人在南京癸卯科,出题之后又卖题,题价定得特高,“南京癸卯科,颇有漏泄。”老师额外替学生补课,讲题,贵是贵,到底付出了劳动,双休日都没好好耍一回,在那讲半天,得一吊口水钱,哪比得上学台那人平时好耍得要死,考试时候卖个题目,便进斗金?“那四个蹄儿,要卖四百两。”猪不贵,蹄值钱。老师的题值钱,学台大人的四只蹄儿,更值钱。

  有点扯远了。老师出题,倒离你我近;学台漏题,离现实远着吧?原来我也是这么想的。前几天去省城找我师范老同学玩。他没心思玩。高侄正读高三,他后悔要死,没将高侄送往省里四大五大名校去。补课上倒不后悔,他给老师付些“题钱”还是出得起的,不用掂量猪价与题价——他孩子与我发小孩子,起跑线隔了多远?这还不行啊,现在才悟出:各省多是自主命题,命题人与乡里县里市里关系近些,还是与省城教师关系近?与省城一般学校关系近,还是与名校教师关系近?

  老师那题固然贵,学台漏题更是“四个蹄儿”,尤可值四百两。▲

猪价与题价
疾病的隐喻
猪保硕鼠(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