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卖拐》说,范伟那两条健康硬朗的腿,活生生被赵本山忽悠瘸了,于是当场买走拐杖,再也离不开它。
官场中,也有很多“范伟式瘸子”,明明长着健全的双腿,却要拄着拐杖才能走路,一旦离开拐杖,他就寸步难行。
河北就有一名这样“拄着拐杖”坐飞机的县委书记,他贵为“一把手”,却自曝“低能”,叹机场贵宾厅关闭后,自己患上了“不适应症”:不会订票、取票、换登机牌,“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
以前,订票、取票、换登机牌这些小事,都是由秘书、工作人员、贵宾厅经理等贴身“拐杖”贴心服务、全程代理的,书记大人只管“机来张口,票来伸手”。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反“四风”来了,贵宾厅关了,“拐杖”也没了,订票、取票、换登机牌得“亲自”去办了,别说不适应,没憋出尿、憋出病来就很对得起群众了。
健全的范伟离不开拐杖,是被骗子忽悠;万能的领导离不开“拐杖”,则是被娇生惯养。
《天下粮仓》刻画了六位“授官老农”。他们跑到灾区,不去抗旱救灾,而是讲授烧山开荒种田的学问。在满街躺着饿尸的重灾区,他们一边吃着馒头,一边索要酒喝,称“三菜一汤一酒”不能少,不能降低他们待遇,这是有公文可查的。
对此,负责接待的朝廷大员高斌厉声回应:“这白面,是卢焯大人、顾琮大人、米大人,还有我高斌大人嘴里省下来的!”老农不高兴了,拉长了脸责问:“各位大人省得出白面,为何省不出酒?”
高斌痛斥:“你们穿上这身官袍,竟然丢了本分”,“路也走不像了,话也说不全了,连心也慢慢黑了”,“难道这官袍穿在你们身上,就把你们做人的良心都给蒙住了?”
老农种了一辈子庄稼,穿上官袍便染了官气,事事要人伺候,处处发号施令,与当今有人打伞、有人拎包、有人端茶杯、有人开车门、有人写讲话稿的“低能官员”实无分别。
《天下粮仓》还有一个细节:大贪官苗宗舒一头撞死在上马石上。临终前,他指着上马石说:“是这块石头害了我”,“是它,抖擞了我做官的威风;是它,显赫了我做官的荣耀”,“不知如何自个儿上马,自个儿下马了!苗某的官,其实都是这块石头在做着……”
在官袍这根“拐杖”的奉承、呵护和娇惯下,各位大人都成了“铁拐李”,成了“植物人”,除了做爱和上厕所是“亲自”的,其他的原则上都由别人代劳。
看来,反“四风”的“紧箍咒”还得坚持念、不停念,让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官老爷们彻底“断奶”,迫使他们扔掉铁拐杖、放下官架子,免得落下四体不勤、功能退化的老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