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当今社会文化生态,做个小测试吧,就出“小学一二年级的题”:年轻一代,除了四顾皆是的“低头(专注手机)族”之外,还有什么“族”?
遍地“啃老族”,且数量不次于“低头族”。
恭喜!你答对了。
这只是一个引子,笔者关注由年轻人“缘起”、延伸至全社会的“啃老”现象有些时日了,每生新思绪便对着所在“杂文课题组”“脑电波谱仪”嘟哝个不停,这一天,眼看这“仪”竟根据我或长或短、缓缓吐出的词语,打出一行行文字,辞典也似,形式多样,或顺口溜或短文,令我边读边拍案惊奇——
满族(足,也是贵族):
别看薪水少,薄薄两三张。哗哗刷卡族,几天卡透亮。
我爹地XX长,岂怕月光光?既不做房奴,也不愁嫁妆。
乐在校园时,爱车已开上。
只身留学忒孤单,老外黑脸不识相。
最喜父母羽翼下,天朝满族好风光!
不(布)依族(足):
常叹身世苦,生于小巷深,近邻小市民,至亲皆农人。
虽有好身板,粗茶淡饭频。虽有好岗位,和尚只敲磬?
虽然有俊友,房贷何日尽?爹妈卖苦力,神马都浮云!
忍泪掏出箱底钱,可怜天下父母心。
借问升职需厚礼,我辈只能靠勤奋?
月光族:
从小哥(姐)一个,当然挺自我。走进大学门,仍然是格格。
参加工作后,排场比阿哥。吃喝不算事,领薪就逛街。
晚上凑饭局,大吃又二喝。开心三五天,余下肚子瘪?
月月乐伸手,爸妈有存折;赶上好运气,微笑遇干爹……
读此,颇有感慨,这些多为“个案”,啃老的遍于域中,仅止于个体么?
且见“脑电波谱仪”一阵“柔声细语”,又打出来一纸“报告”——
“啃老”既为现象,自然要具普遍性,又蔓延到各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进行分析,有这样几个类型:
抢祖宗“啃老”型:
“啃老”没商量,且老前辈被“啃”得很自然,无怨无悔,子孙们“啃”得很泰然,顺理成章,是这一族群特点。由于往往紧牵着政绩与官帽,这些“啃老族”有时需要勇于亮剑,甚至“抢”之唯恐不及。
“远”的拼黄帝、姜尚、老子、庄子,“实”的五省七地抢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甚至跨国界两国四地争李白,“虚”的连孙悟空、西门庆、潘金莲这些虚构人物也要争“故里”!
粗粗看去,这争当“孝子贤孙”者高举的是重视优秀传统的大纛,句句不离尊重祖宗先贤,可是在“复古、尊老,保护遗产”的背后,却完全受利益驱动,盲目开发者触目皆是。
文化“啃老”型:
这一型分为两支,一支不惜“人造”,人造古董,人造景点,却美其名曰“创意”;另一支专事“啃老剧”,掀动一波又一波改编“经典”热、“穿越”热。
《红楼梦》等四大名著自不必说,海岩的《永不瞑目》、《玉观音》“下架”才几年?翻拍。都梁的《亮剑》尚在有些卫视的白天“闲聊档”播出第N多遍,翻拍。原来是5年之内不考虑,眼下《非诚勿扰》电影才上映3年,电视剧又“翻”上了。
“啃老剧”翻拍忒快,观众忒腻歪;改编“经典”越多,笑话越多!其实,“啃老剧”无异于挺好的东西被“蒸”过了,再用“水煮”一下,最后又拿去“红烧”……这样翻来覆去、简单粗暴地“注水”、“”、“抽水”,再经典再精致的剧本又怎能经得起这样稀释?
尝闻“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可是,就连央视也搞一鸡多吃,一部剧八套播了一套又播。难道我们的影视原创已经薄弱到需要“啃老”、甚至只能打“旧货市场”的主意,进入“啃老时代”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