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

走入社会,需要脚踏实地(一周漫评)

《 讽刺与幽默 》( 2014年02月21日   第 06 版)

  过往的辉煌,并不代表日后的夺目精彩。刘宁,曾经的理科状元,家长心中的骄傲、同学眼中的偶像,沦为沉迷网络的流浪汉。在网络时代,他登上了“头条”。对他而言,这是悲剧的告白,对普通人而言,这是一令人苏醒的催化剂。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是非判断,有时还会存在“生存还是死亡”的拷问。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方向和结局。作为一名理科状元,刘宁在寻找工作时,遭遇了不少的“尴尬”。不如意的现实处境并没有提高他的“逆商”。他选择了逃避,在网络游戏里“过关斩将”获得些许的自我满足。对于生活,他没有目标和希望。在他看来,自己考进“中科”,充满了希望,应该像爱因斯坦、霍金一样影响整个世界,期许很高。可进入大学之后,和同学们相比,他只是平凡普通的一员,没有天才的聪慧和激情。天上到地下的落差,他完成了从天堂跌到地狱的360度直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成了一种压力,在压力下,他没有完成“自我突围”,而是选择自我沉沦。

  刘宁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身影。在小地方,你是“尖子”;进入大城市,你成了“大白菜”,很普通。这样的心理落差如没调整好,自然会影响其未来的命运。选择决定命运,一点都不忽悠。看看如下三兄弟的不同选择及其生活定位就会明白其中的“道道”。一家三兄弟,老大定居北京,老二留在家乡鹤岗市,老三在哈尔滨发展。老大认为特大城市像北京机会多,当然压力也大,相辅相成,但自认能够承受;老二认为,老大赚钱不少,是赚钱机器,天天加班。他过不了那样的生活,尽管在鹤城工作每月只有800元,可吃住全在家里,觉得挺好。他喜欢鹤岗,喜欢妈妈做的饭,一出远门就想家,也吃不了那个苦。老三选择在哈尔滨发展,在一座繁华而压力不那么大的城市,老三觉得他喜欢这样的城市生活。三兄弟不同的道路选择,三种价值取向,折射了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自己的定位,没有对错,只有自我认同和承受。不同的人生追求承受不同的代价。按照经济学的说法,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机会成本。熊掌与鱼翅不可兼得。喜欢轻松没有压力的生活,小城市更适合;选择压力不太大,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可以在中等城市生活;选择在大都市生活,发展机会多,但要扛得住诸多压力。你选择你负责。

  选择题,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无可回避。在面对顺逆境时,你都要选择。逃避还是迎难而上,产生的结果迥然不同。刘宁和上述三兄弟的选择结果都是其自身抉择的“归宿”。哲学家萨特说,“选择就是负责”。无论你选择什么,就得负责其选择的结果。选择意味着自我定位和认同。仰望星空,富有远大理想追求,没错,可理想在没有实现之前,脚踏实地,铺好理想道路上的每一颗“石子”,那应是不错的选择。(文/徐辉冠)

找工作
新闻点点评
走入社会,需要脚踏实地(一周漫评)
新闻画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