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东、四川、甘肃四省用户侧已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需求响应参与电力现货呈现“加速度” 2024年08月19日

  继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今年6月转入正式运行后,上海修订了电力现货模拟运行规则。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对上海电力现货市场模拟试运行规则进行修订,形成《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4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新增了虚拟发电商以及虚拟电厂、独立储能电站等新型经营主体需求响应开展电力现货。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我国电力现货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地区。山西、广东、山东等地的现货市场已正式运行,标志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步入加速期。而随着各地电力现货市场加速建设和完善,不仅在试点地区,非试点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和实施电力现货交易。

  电力现货市场新增需求响应资源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意见稿》发布标志着电力市场规则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有助于入市参与者提供更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加强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衔接,推动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意见稿》新增通过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调负荷等多种分布式资源的聚合和协同优化,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的聚合优化有助于更好地消纳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从而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和低碳化。虚拟发电商以及虚拟电厂可将分散的太阳能、风能、储能系统、可调负荷分布式能源资源等进行聚合,形成集中的、可控制的电力资源池,从而更有效地参与电力市场。“尤其虚拟电厂,可以为用户提供参与电力市场的机会,通过需求响应等方式,让用户在电力市场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专家杨素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我国需求侧可控资源体量庞大,包括可调负荷、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这些资源规模都处于快速上升期。但目前,受制于市场和技术因素,这些资源大部分处于“沉睡”阶段。

  “目前,国网经营区域内12家省级现货试点省份中,第一批6家试点山西、山东已转入正式运行,其他均已开展长周期结算试运行,第二批6家先后启动模拟试运行,并在此后各自进行了调电、结算试运行。其中,甘肃等省份用户侧已参与现货市场,上海等试点提出的通过引入新的市场参与主体,如虚拟电厂和独立储能,可以增加市场的参与度和竞争性,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市场价格。”杨素透露。

  需求响应参与现货面临不少挑战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电价政策,通过分时销售电价、分时零售套餐、带曲线中长期、现货市场四个制度,对工商业用户实现全覆盖;激励型需求响应指直接激励用户按系统信号指引的方式,调整用电安排。国网经营区内有多个省级公司已建立了包括市场化竞价、固定补偿、市场化竞价和固定补偿者结合的需求响应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需求响应参与电力现货面临不少挑战。杨素表示,在需求侧资源发掘方面,我国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规模巨大,可在电力保供中发挥巨大作用,但目前尚未充分挖掘利用。“具体而言,制约因素包括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市场准人标准未明确、需求侧灵活资源参与系统调节品种较为单一、补贴模式不固定等。”

  “另外,在价格型需求响应领域,我国各省份年最大负荷时段居民负荷占比普遍在20%以上,江西、河北甚至达到50%以上,但居民用户分时峰谷电价政策仅覆盖部分省市,对这部分越来越重要的负荷需要更加重视。”杨素指出,此外,激励型需求响应补偿邀约计划不确定使项目无稳定收益预期,而且需求响应补偿资金来源不明确。“具体来看,山东、广东等地的激励型需求响应多按日、月发布计划,需给出更长期的信号使项目业主能够预测长期收益,更好地形成投资决策。在需求响应资金来源方面,目前各省需求响应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尖峰电价、工商业用户分摊等,随着需求侧资源用量快速提升,需要进一步开拓补偿资金来源。”

  准确评估需求侧资源总量规模

  谈及挖掘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现货,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马秋阳表示,一是准确评估需求侧资源总量规模。针对高耗能、大工业等重点用户,蓄冷蓄热、电动汽车等重点场景,准确评估当前和未来需求侧可调资源的规模,尤其是大规模电动汽车接人电网的场景;二是分类摸清需求侧资源技术经济特性。按照不同资源的底层原理和实际状况,在可调幅度、价格敏感度、爬坡速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三是发挥负荷集成商“两个作用”,形成稳定商业模式。“一方面是聚合作用,使零散、异构的负荷侧资源对调度形成有统一技术和商业接口的虚拟电厂;另一方面是开发作用,以灵活的机制和团队,在社会中搜索、改造,挖掘出更多需求侧资源。”

  在马秋阳看来,需求侧灵活资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需要探索两个方面:一是探索分布式新能源交易组织方式,如聚合交易、直接交易、代理交易等;二是探索需求侧资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通过现货交易等充分调动需求侧资源调节潜力,利用市场竞争促进需求侧“移峰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