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论坛现场。 |
本报讯 记者仲蕊报道 7月3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3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项目暨北大-中东青年对话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巴勒斯坦、黎巴嫩、科威特、阿联酋等15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出席活动。
当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都在积极寻求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能源合作是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和双方合作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等方面实现更多互利共赢,是本次论坛的热议话题。
阿拉伯中国友好协会联合会执行主任布什拉·穆罕默德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中阿一直保持着深厚友谊。“中国在绿色能源、控制污染方面取得的成绩显著,我们愿意和中国相关机构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和节能减排合作。”
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琛强调,近年来中阿友好合作持续推进,中阿友谊不断深化,中阿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造福中阿人民。中阿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倡议中阿青年共迎挑战,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奋斗。
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姜江指出,中阿文化博大精深,有着精神品质的包容互鉴及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共同追求,中阿合作的纵深发展值得期待。“尤其是面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全球性挑战,我们可从中阿两大文明的良性互动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黎巴嫩中国友好合作联合会理事马龙·马龙指出,解决当前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提出的合作模式和发展理念为各国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希望进一步加强中黎合作,共同探索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新途径,实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马龙·马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倡议,不仅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绿色发展有关政策措施也将帮助阿拉伯国家加快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希望中国能够充分考虑和利用阿拉伯国家的地理特征,帮助建立和完善光伏、风力发电系统以及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等。
“以我的祖国黎巴嫩为例,在黎巴嫩,我们每天大概要经历12个小时,甚至超过12个小时的停电。令人欣喜的是,当前,中国正在帮助黎巴嫩解决电力问题,如,通过伙伴关系为黎巴嫩建设了基于太阳能系统的发电厂,再如,一些机构还为当地的工厂、居民免费提供太阳能电池板。”马龙·马龙告诉记者,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阿拉伯国家可以借助中国的工业力量,建设大型绿电工厂、氢能农场等。
巴勒斯坦商人、巴中友协执行秘书长叶海亚·萨利赫对记者表示,中国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绿色能源的领导者,阿拉伯国家应该向中国学习如何实现绿色能源转型。“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是阿拉伯国家走向能源转型的关键选择,也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
全国对外友协亚非部副主任徐焱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绿色低碳的国际合作意义重大。中国当前对于绿色发展的高度关注不仅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对于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气候治理的主动意愿,还体现于中阿在基础设施、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中,希望中阿继续推动持续友好合作,共同为国际气候治理议题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