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充分回收利用余热实现供热碳中和 城镇清洁低碳供暖亟待开辟新路径 2023年04月10日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在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都有大量研究和实践,但包括电力、热力、燃气等在内的连接供给侧和消费侧的能源供给系统,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九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活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指出,能源供给系统是能源革命和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70%的碳排放发生在该系统,应该更加重视。

  论坛期间,多位专家围绕“双碳”背景下城镇供热系统发展思路进行探讨并指出,结合当前国情,构建以余热为核心的城镇清洁低碳供暖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供热碳中和之路。

  ■■ 城镇供热碳排放不容小觑

  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我国近十年集中供暖面积增长迅速,2011—2020年,年均增长率达8.7%。2020年,北方地区城镇集中供暖面积约122.1亿平方米,其中城市集中供暖面积占比80.9%,小城镇集中供暖面积占比19.1%。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通过调研得到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方城镇地区供暖热源结构中,集中供热热源基本以燃煤热电联产为主,占比51%;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和燃气热电联产、燃气壁挂炉分别占比18.6%、12.6%、3.6%、3.4%,工业余热、生物质、地源热泵等其他热源占比为10.8%。

  “目前我国供热仍以燃煤供热为主,包括燃煤锅炉和燃煤热电联产。”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教授级高工刘荣指出,在这样的热源结构下,我国北方建筑运行热力能耗与碳排放不容小觑。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北方城镇供暖能耗为2.12亿tce(1吨标准煤当量),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19%。不过,经过近几年加强建筑节能保温以及热源结构优化,北方城镇供暖能耗总量已于2017年前后达峰,近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受疫情等延长供暖影响,2019—2020供暖季,北方城镇总能耗出现小幅回弹。

  刘荣指出,北方建筑运行热力的间接碳排放为4.9亿吨二氧化碳。“由于热需求增长与供热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转换的速度基本一致,这部分碳排放已达峰,近年稳定在5亿吨左右。”

  ■■ 余热供暖是可选路径

  那么,城镇供暖如何实现零碳?与会专家给出了可行方案。

  “建筑采暖的热量需求不是恒定的,仅冬季需要,且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按照目前的统计,预测未来北方城镇建筑需要热量54亿吉焦,若全部用电直热,需要8亿千瓦电力,等于要把现在的电负荷再增加1/3,但这样配电系统受不了。同时,每年增加1.5万亿千瓦时电量消耗,相当于2019年全国用电总量的20%。如果都用空气源、地源、土壤源热泵,电力可从8亿千瓦降到3亿千瓦,但也要增加百分之十几的电负荷。而且每年冬天突然增加这么大用电量,电力系统压力不小。”江亿指出,“更大的问题在于,增加的电量都只发生在冬季,而冬季本身的零碳电力供应就不足,只能靠火电补。这么一算账,结构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须正视这件事。”

  多位与会专家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各类余热就能满足热量需求。

  “一大堆余热资源可以解决建筑和工业生产用热。”江亿表示,“核电冷端余热、调峰火电余热、流程工业余热、数据中心余热等,再加上春季弃风弃光的电力,合计全年排放258亿吉焦热量,这些热量只要能回收70%,就可以满足建筑和工业生产的用热需求。”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授付林指出,我国是集中供热为主的国家,拥有完善的集中供热管网。截至2020年底,我国集中供热管线总长度约50.7万公里,大中小城市、城镇均有较完备的集中供热网,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热网基础,低成本输送各类余热。”

  ■■ 工业余热开发利用不足

  相关测算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余热供暖面积近2亿平方米,单个项目供热能力平均25兆瓦,规模小。其中,90%以上的项目位于钢铁厂,以冲渣水余热为主,低压蒸汽为辅,开发利用不足。

  “未来的热力供应可能是这样的模式,即各种余热都送进热力管道,需要热量就都从管道里取。只需增加一个跨季节储热,解决余热利用的供需时间不匹配问题,就是一个完美解决热力供应问题的零碳系统。”江亿指出。

  付林也表示,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以余热为核心的城镇清洁低碳供热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供热碳中和之路。

  “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全国清洁低碳供热规划和政策,引导北方城镇供热走上科学合理的发展之路。其中两个问题需特别重视,一是热量要按品位计价,目前高品位和低品位热量价格一样,无法鼓励电网热网降低回水温度,也不能降低整个网源一体化供热成本及碳排放;二是目前建筑要接热网,计算出的碳排放比热泵、烧燃气锅炉还高,主要原因在于电厂热力结算时完全转成烧燃煤锅炉的碳排放,但实际上其碳排放很低。所以,合理分配碳排放指标,也是有效引领供热方式改变的一个关键。”付林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