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用能助力广西高耗能行业稳步转型 2023年03月06日

  近日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就“‘两高’项目管控不力问题”明确提出,将在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十四五”碳排放和能耗强度下降目标。

  作为我国华南地区西部的欠发达省区,广西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比高、用电量大,其中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较高。如何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和能耗强度,是摆在广西面前的“必答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能源替代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和积累,不可一蹴而就。事实上,尽管目前广西的清洁能源较为丰富,但若新增高耗能产业使短期耗能骤然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还需传统化石能源保障供电。

  ■■差别电价淘汰落后产能

  “相较于直接关停高耗能产业,差别电价以价格倒逼高耗能行业产业转型、节能减排的方式更加市场化,这也让企业有了更多选择余地。”林伯强表示。

  “广西被划分为高耗能且执行高耗能电价的主要有铁合金、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发文执行差别电价的是铁合金和钢铁行业。高耗能的名单会滚动调整,被列入名单的企业可通过技改,向当地发改委提交认定材料,剔除名单后可不再征收差别电价。”广西某售电公司人士透露,差别电价影响的是高耗能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以铁合金企业为例,虽然对于有订单且愿意生产的铁合金企业来说,只要有盈利,是否征收差别电价并不会影响其开机意愿,但差别电价确实促进了一些小厂扩建或者整合。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政策已初有成效。”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也表示,此次广西通过整改,在差别电价的政策落实上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也促进了那些本身具有较好转型优势的企业积极通过节能减排改造来降低能耗,从而避免被执行差别电价,实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耗能行业提升技术水平。”

  不过,当前差别电价制度是以能效水平为主要指标对高耗能企业进行评判并采取的直接经济惩罚性措施。在高耗能行业中,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水平等影响能耗因素参差不齐,如何提高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国际化意识和主动转型意识是关键。

  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中国电力项目主任尹明表示,要客观认识和评价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作用和价值,并有效区分先进高耗能行业与传统、落后高耗能行业,统筹考虑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影响,探索建立分级差别电价机制。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的高耗能行业,在能耗达标情况下,采用A级电价加价,即最低档加价;对于企业行业中工艺技术水平、能源效率、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影响综合测评达标的企业,采用B级电价加价,即中间档加价;对于综合测评不达标企业,采用C级最高电价加价,即最高档加价。每年可调节A、B、C各级电价加价的级差。” 尹明告诉记者。

  ■■应稳步推进能源替代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2022年1-11月,广西全社会用电量总计2031.17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216.91亿千瓦时,占比约59.9%;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消耗6740.03万吨标准煤,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9%。

  “当前,我国正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对于以高耗能行业作为主要经济发展路径的地区,尤其是像广西这样新经济增长点产业生态还未形成的地区来说,核心还是要发展能源新动能。”袁家海表示。

  “高耗能行业用能用电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但推动能源绿色替代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尹明表示,例如增加新能源投资和扩大新能源来源、完善市场和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使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发展,以及能源转型促进工业系统转型等,这些都是实施能源替代要解决好的问题。

  针对新能源发展,尹明表示,近年广西新增发电装机主要来自于火电和风光新能源。2018年—2022年新增装机1744万千瓦,其中风光发电、火电的贡献分别为65%和27%;新增发电量408亿千瓦时,其中风光发电和火电分别贡献了47%和50%。未来,广西也可在加快发展风电的同时,考虑结合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发展,推动光伏发电发展,重视核电发展。“同时,还可加强与云南、贵州的协调,通过省间电力市场和西电东送等多种机制,利用好外来清洁电力。”

  ■■产业升级要循序渐进

  当前,广西正加快推进高耗能行业的升级转型。2022年9月发布的《广西“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制糖、石化化工、造纸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广高效精馏系统、高温高压干熄焦、富氧强化熔炼等节能技术,鼓励将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实施柳州、防城港、贵港、梧州、北海、玉林等市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业的监管。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降碳要循序渐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还将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因此在转型过程中,仍要注意发挥煤炭的支撑性作用。”林伯强表示。

  尹明指出,在践行“双碳”目标的同时,也要科学对待高耗能行业,不对高耗能企业抱有歧视。“可基于企业产品的使用价值、供应链价值、近期就业缴税社会价值和长远环境生态影响等综合考虑高耗能项目引入,关键是要建立起工艺技术水平、能源效率、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影响‘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并在摸清企业生产、能耗、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激励传统行业创新发展的各类约束政策及标准。”

  上述售电公司负责人也表示,不能忽视的是,高耗能行业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具有支柱作用。“可以尝试通过技术改进补贴政策,鼓励高耗能企业完成技改,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向低能耗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12月底,185家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已接入自治区平台。依托该系统,尹明建议,可建立监测系统的“生态圈”。“让能耗数据服务政府政策制定,促进企业优化用能。重点研究支持能耗数据价值挖掘和利用的激励机制,可探索建立‘能、电、碳’数字协同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