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胜杰报道:7月19日,《数“链”大湾区——区块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报告》提出,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破解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差异坚冰、支撑实体经济跨越和赋能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可有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步入2.0新时代。《报告》认为,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减碳行为量化、碳普惠、绿色激励等重大问题。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马朝良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最早开展低碳建设试点的地区之一,在激励企业绿色生产和居民绿色生活等领域,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探索,特别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碳排放及碳减排数据上链形成数据可信记录,将碎片化的低碳行为数字化,为减碳数据隐私保护和公平交易流通提供了基础支撑。”
马朝良举例称,去年12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腾讯发布“低碳星球”项目,全力推动深圳碳普惠模式创新发展,在推动低碳生活方面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全面纯电动化,减排效果明显。
“但是,减排量缺少核算和申报的渠道,难以进行量化,亟需连通低碳行为数据与碳交易市场,使个人减排可以通过市场化交易变现,激发全社会低碳行为和减排行动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马朝良坦言。
在马朝良看来,建设市场化和可持续运营的碳普惠体系,通过碳积分兑换礼品或公益权益等方式激励民众参与,释放全民减碳的“长尾效应”。
据悉,今年6月,“低碳星球”小程序发布升级版本,首次实现碳积分兑换功能,个人碳积分可用于兑换礼品及做低碳公益。马朝良指出,“低碳星球”小程序上线半年后,近100万深圳市民参与了减碳行为,累积走出14亿步,共减少碳排放130吨,相当于260亩森林半年的减碳量,对深圳绿色低碳转型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