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公示的2019-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预拨审核情况显示,新能源乘用车收揽大部分补贴。同时,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20年发布的《完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也就是说,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进入“零补贴”时代。补贴退坡近在眼前,对于普遍陷入盈利困局的新能源车企而言,尽快创新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车企主要通过卖车、保养、售后、保险等方式获得收益,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是跨界融合的产物,盈利受电池、软件、芯片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整车销售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收益环节,但投入巨大,且产出低于预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发展得好的新能源车企通过售卖新能源正积分、碳积分等获得收益。如特斯拉2020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净利润为7.21亿美元,其中靠卖碳积分获利15.8亿美元,如果除去该项收入,意味着特斯拉2020年亏损8.62亿美元。但毕竟汽车向新能源转型是大趋势,通过积分交易获利难以长久。
同时,对部分电动化转型较慢的车企而言,随着积分交易价格水涨船高,购买积分加剧了其成本压力。
今年以来,锂等动力电池原材料疯涨,大幅挤占了新能源车企的盈利空间。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新能源车企为提高市场占有率,持续开展各种优惠以扩大销量。双向挤压下,新能源车企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电动化发展得慢,市场机会丧失,发展得快,则整体盈利水平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拓展增收渠道成为新能源车企的必然选择。
当前,新能源汽车加快从电动化迈向智能化、网联化,智能网联将成为拉动车辆销售的新动能,这意味着软件、自动驾驶等将成为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对此,已有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意识到“卖车不如卖软件”,如2020年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系统XPILOT 3.0软件包收入为5000万元,而今年一季度就达3000万元;大众汽车表示,10年后该公司的主要利润将产自软件、自动驾驶和出行三大领域……更重要的是,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向汽车产业渗透,大数据服务、语音识别服务等多样化盈利渠道正逐渐被打通。
节流与开源同样重要。传统汽车产业链基本由整车厂掌握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核心技术,而在新能源汽车的构成中,以电池、电机、电控为代表的动力系统产业链基本由供应商来提供。这意味着进一步加强整车厂与动力电池、充换电等环节的跨界合作,可有效减少新能源车企的研发和资本支出,并有利于共同抵御产业风险。
如前所述,在有补贴的情况下,新能源车企尚且大部分亏损,随着“零补贴”时代渐行渐近,新能源汽车要想与燃油车竞争,必须加快创新盈利模式,关键是挖掘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