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结合激发煤企创新动力(读者来信) 2020年10月19日

  日前,龙煤集团七台河公司运输部技术人员面对人员队伍老化,职工队伍作业强度大、工期紧等问题,自主创新设计并制作了矿区铁路轨道吊轨机,将原本由人工操作的装、卸钢轨作业变为机械化操作,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在煤炭企业中,像七台河运输部技术人员这样在困境中被逼出来的技术创新很有普遍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从当前煤炭行业来说,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创新发展,在机械化、自主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安全生产、开采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在创新深度、创新环境培育等多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当下,煤炭企业正在开启智能化时代,坚持自主创新既是适应新形势,稳步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基固本,优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许多煤企壮士断腕,实施减员提效,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专业技术人员外流,导致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许多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一人身兼多职,整天疲于应付诸如日常统计报表、各类资料汇总等事务性工作,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搞创新。同时,由于企业经营任务艰巨,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资金、人员等方面投入不到位,创新工作没有保障,更有甚者,有的一线技术创新人员还要经受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在此背景下,专业技术人员不愿去创新,普通职工又没有能力去创新,许多煤企的创新工作只停留在口号上。

  如何在新形势下,激发煤炭企业创新动力,让一线的技术人员乃至各岗位人员共同投身创新中,笔者有如下建议:

  首先,创新管理机制,增强保障能力。要从企业管理制度上明确职工创新的重要意义,鼓励包括岗位技术人员、一线职工在内的创新行为,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投身创新工作。对创新取得成果的员工除从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外,还可在晋升职称、职务及岗位聘任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体现技术创新者的岗位优越性。同时,也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给创新者撑腰鼓劲,保证他们创新工作的实践探索。

  其次,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励职工的创新意识,煤企要大力营造“创新光荣”的环境氛围,培育人人是创新能手的工作理念,通过企业内外部媒体,大力传承、弘扬创新精神,积极选树创新典型,宣传创新工作室、创新技术人员钻研技术的先进事迹,取得的创新成果,引导干部职工正确看待技术创新,树立崇尚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带动创新的良好氛围。

  再次,培育创新团队,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创新既要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个体优势,也要注重整体技术潜力的挖掘。针对煤炭行业各领域存在的安全、生产等难题,应建立以专业人员为核心,培育车间、班组为单位的创新团队,让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其中。同时,通过校企联合、企企联合、不同工种间联合等方式,互为借鉴,引进人才,充实创新队伍,为全面开展矿山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最后,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创新发展。煤企要定期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总结,及时查遗补漏,组织有创新意向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员走出去学习,邀请外部专家和技术人才走进企业为相关项目做指导。通过开展创新研讨,创新评比等活动,为创新人员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企业也要掌握创新的方向,从解决企业最紧迫的问题来入手,以保证创新成果早日应用于矿山生产实践中。

  (作者供职于龙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