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9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CCUS全产业链发展提速

■本报记者 李 玲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9月16日   第 16 版)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正日益成为企业争相布局的重要领域。

  在近日举办的2024全球能源转型大会——碳捕集与封存(CCS)全产业链发展专题会议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表示:“CCUS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CCUS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过去的驱油封存向咸水层地质封存,从地质利用拓展为化学利用。近年来项目数量和规模都在快速增加,进入到大规模的应用阶段,应用领域也开始向火电、炼化、钢铁、水泥、生物质发电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拓展。”

  ■ 覆盖领域逐步扩大

  据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CCUS产业每年可拉动直接投资高达2.78万亿美元。目前,国际油气公司正通过项目合作、资产收购等方式加强在CCUS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CCUS技术可减少化石能源过程和末端排放,利用二氧化碳来强化化石能源的开采,支撑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和低成本稳定供应,即能够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使安全、经济、低碳这一能源‘不可能三角形’进一步可能化。”李阳指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吕伟峰介绍,从国际上看,油气公司在主导CCUS进展,绝大多数国际石油公司都在进行CCUS相关研究,碳捕集规模大约占比60%。

  “从碳源端看,逐步向其他工业转变的趋势非常明显,已运营项目以生产加工处理为主,碳捕集规模占比65%;在建项目包括发电、水泥、钢铁、化工等工业碳源,碳捕集规模占比66%;规划项目以工业碳源为主,碳捕集规模占到83%。”吕伟峰指出,从碳汇端看,从传统的驱油到CCS地质封存转变的趋势比较明显,已运营项目的捕集规模目前占比73%,其中地质封存占比18%;在建项目规模占27%,地质封存占68%,规划项目捕集规模占9%。

  “从国际上来看,在建项目中碳源比较广泛,包括工业、发电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碳源。总体来说,不同来源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差异比较大,低浓度碳源捕集目前仍处于攻关阶段,需要结合多种捕集技术来提高经济性和捕集效率。”吕伟峰表示。

  ■ 企业加码布局

  在当前全球CCUS项目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能源企业也加码布局,开展CCUS相关试验和技术研究,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应用提速。

  李阳指出,中国石化打造了实验室的研究平台,开展了捕集技术、管道输送技术、二氧化碳驱油封存、化学转化技术研发以及碳足迹核算核查等工作。“在碳捕集方面,已经建成5万标方/天的膜分离装置,目前正在进行第三代技术改造。在驱油技术方面,在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油藏都进行了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咸水层封存方面,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千万吨级,包括封存安全性、井筒完整性以及经济性评价和监测技术等,取得了较大成果。”李阳介绍,中国石化目前正在建设渤海湾盆地千万吨级CCUS产业集群,也在研究长三角千万吨级CCUS产业集群。

  中国石油同样也在CCUS上做了较多探索和实践。“中国石油完整实践了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输送和注入全流程,实现了陆相油藏提高采收率和效益埋存的巨大潜力。”吕伟峰表示,目前已在鄂尔多斯和准噶尔盆地建成百万级示范基地,2024年7月,中国石油首个咸水层CCS示范项目在海南金凤7X区块正式开始试注碳试验。

  中国海油于2021年设立“十四五”CCUS重大专项,开展涵盖源汇匹配、捕集、输送、封存、监测技术研究,同时发挥工程示范项目和科技专项的协同效应,以补齐和补全科技短板。据中国海油相关专家介绍,集团重视海上特别是紧凑型的捕集技术研发,搭建了三套海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中试装置,完成技术经济比选,拟在惠州建设一套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通过多个CCUS示范项目实践,攻克了浅层大位移钻井完井限制,系统梳理构建了海上CCUS标准体系。

  油气企业之外,煤化工企业也积极布局。陕煤集团榆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成科介绍,公司主导的煤化工领域首个大型CCS项目已开工建设,一阶段40万吨/年CCS先导项目预计于2023—2025年实现加注;预计到2030年,建成400万吨CCS示范项目。

  ■ 加强理论和技术创新

  《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规划和运行的CCUS示范项目总数接近百个,涵盖电力、油气、化工、水泥、钢铁等多个行业。其中,超过半数项目建成投产,具备二氧化碳捕集能力超400万吨/年、注入能力超200万吨/年。《报告》预测,我国CCUS减排需求到2025年约为2400万吨/年,到2060年将达到23.5亿吨/年,前景广阔。

  吕伟峰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占比约31.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达到碳达峰碳中和剩余的时间更短,减排压力巨大。我国目前运行的CCUS、CCS项目占碳排放比例小于万分之三,与全球水平相比还有一个数量级的差距。

  针对这一现状,吕伟峰建议:“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明确各地的封存潜力和碳排放单位的数据库,实现源汇匹配。二是要针对全产业链构建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体系,建立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体系。三是要布局好油气和新能源产业集群。此外,还需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立足中国企业CCUS和CCS的技术优势,打造碳产业共同体。”

  “CCUS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技术,需要加强理论和技术创新,包括封存、利用、转化各环节。要解决能量和物质转化的问题,必须建立新系统、新理念,也要研发新材料。具体来说,还需要解决捕集效率和能耗高的问题,围绕界面反应机制、高效捕集化学剂和材料、工艺过程强化技术等进行深入研发。”李阳指出。

  在上述中国海油相关专家看来,目前CCUS存在捕集运输成本较高、财税补贴和支持政策不充分、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碳市场建设有待完善等多个挑战。“为了推动CCUS高质量发展,应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碳核算认证为支撑,在示范性的项目建设和应用过程中打造CCUS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体系,培育产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