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大批与能源转型相关的制造业项目迟滞

美国推动“绿色制造”举步维艰

■本报记者 王林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8月26日   第 11 版)

  今年8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法案》实施满两年,这两项号称旨在重振制造业、完善清洁能源产业链、加强绿色技术科研能力的法案,自2022年8月实施以来就饱受争议和批评。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调查,两项法案提供了财政支持的大批制造业项目出现推迟或停滞,其中包括太阳能、氢能、电动汽车、电池等与能源转型相关的项目。

  ■ 40%大型制造业项目推迟或取消

  英国《金融时报》调查发现,两项法案实施首年,美国公开宣布的总投资2279亿美元的114个清洁能源、半导体等制造业项目中,价值840亿美元的项目出现延期、推迟甚至无限期暂停,占比接近40%。

  另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截至今年5月,美国已经宣布了总计3820亿美元的制造业相关投资,其中约70%投向芯片产业,剩余投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然而,这些投资计划中相当大一部分要么推迟,要么削减投资规模,有的甚至已经全面叫停。

  《日经亚洲评论》撰文称,两项法案计划为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半导体产业拨款数千亿美元,但两年来,进入实际生产阶段的项目少之又少。

  目前,美国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出现倒退现象。在美国,政府放宽了车企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同时电动汽车销售也在持续放缓,这拖累了汽车制造商的盈利,扩张计划也因同类高性价比车型的竞争而被迫暂停。

  福特年初宣布关闭所有电动汽车生产线,并缩减了密歇根州动力电池工厂规模,同时推迟了田纳西州电动汽车工厂正式投产时间。7月,通用汽车推迟新厂建设,同时将密歇根州电动卡车工厂改造完成时间推迟6个月至2026年中期,这意味着通用汽车将无法实现到2025年在北美具有100万辆电动汽车产能的目标。

  与此同时,韩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Samkee宣布,将阿拉巴马州电动汽车生产线扩产计划推迟1—2年。美国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技术供应商李尔则推迟了电动汽车零部件扩产计划,该公司2022年底承诺投资逾1亿美元扩大电动汽车零部件产能,原计划新工厂今年初在底特律附近投入运营,但目前已不再推进相关进程。

  ■ 绿色能源项目不同程度暂停

  大型清洁能源项目也没能幸免,被搁置的旗舰项目包括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在俄克拉何马州投资10亿美元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韩国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在亚利桑那州投资23亿美元的电池存储设施,以及全球最大锂矿商美国雅保集团在南卡罗来纳州投资13亿美元的锂冶炼厂。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年,美国Max‐eon太阳能技术公司、加拿大太阳能制造商Heliene、瑞士太阳能制造商梅耶博格等多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相继推迟了在美建厂计划。印度光伏组件制造商Vikram Solar在美合资公司VSK Energy承诺的15亿美元投资计划,则进入重新评估阶段,包括在科罗拉多州布莱顿投资2.5亿美元、创造900个就业岗位的项目,以及投资12.5亿美元建设一座太阳能电池板零部件工厂的计划。

  挪威电解槽制造商耐欧氢气也暂停了在密歇根州4亿美元的电解槽制造项目,原因是《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氢能项目税收抵免规则条款不清,给项目开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去年5月,耐欧氢气宣布,将在密歇根州投建一座自动化电解槽制造工厂,该工厂具备每年生产4吉瓦碱性和PEM电解槽的产能。

  佐治亚州电池零部件制造商Anovion将8亿美元人造石墨加工厂建设计划推迟了一年多,原因是《通胀削减法案》对电动汽车行业给予的支持条款不够明确。据悉,Anovion计划在佐治亚州班布里奇投建北美最大人造石墨加工厂,预计年产4万吨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合成石墨阳极材料,此举将使Anovion成为美国第一家商业化的人造石墨生产商。

  ■ 政策摇摆和成本激增是最大阻碍

  业内认为,市场状况恶化、需求放缓、劳动力短缺、总统大选导致政策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促使回流美国的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计划。

  一方面,政策摇摆给企业在美投资造成阻碍。《芯片法案》提供的财政支持到位十分缓慢,而《通胀削减法案》的财政资助条款和规则不清晰且缺乏指导性,这使得大部分企业获批艰难。此外,美国总统大选加剧了两项法案的不确定性,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明确表示,如果胜出将立即终止《通胀削减法案》。

  事实上,不管两党谁胜出,美国“大财政”情况都将延续,两党总统候选人都没有提出财政紧缩计划,这将在无形中给企业投资和民生成本带来影响。近年来,美国财政赤字率大幅上升。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6月测算,由于利息支出上升,未来10年美国财政赤字率有望进一步扩大,到2034年赤字率或仍将维持在6.8%的高位水平。

  另一方面,通胀高企带来的高昂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使得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美国清洁电力协会市场和政策分析副总裁约翰·亨斯利表示:“不是所有工厂、设施、产线都会投产,这只是竞争的一种健康表现,人员流失在所难免。”

  亚利桑那州卡萨格兰德市市长克雷格·麦克法兰则表示:“由于劳动力和供应链的原因,支出成本普遍都高于预期,各公司不得不重新评估各自投资。”

  其实,早在《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法案》推出之时,200多名经济学家就联名致信美国国会,强调巨额财政支持将带来通胀压力。《纽约邮报》则撰文称,《通胀削减法案》对抑制通胀没有实质作用,甚至会在未来几年拉高民生成本,给美国财政带来更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