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云南大理率先实现新能源富集区域AI智能调控

游广增 李琛 沙子键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8月12日   第 17 版)

  天峰山风电场。
  沙子键/摄

  日前,从大理天峰山风电场接入220千伏祥云变的309.25兆瓦新能源,在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源网荷储充”智能调控平台的自动调控下,仅用20秒便完成了以往需要3小时才能搞定的潮流计算、分析、校核全过程,在炎炎夏日,快速高效地将来自大理的新能源电力输送到云南各地及粤港澳大湾区,为千家万户带来丝丝清凉。

  这意味着云南大理在南方区域率先实现新能源富集区域AI智能调控。

  大理是云南西电东送的重要起点之一和滇西北清洁能源送出枢纽。“大理供电局供电区域电源总装机达1800.6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100%。”对于大理绿色发展的能源优势,大理供电局总经理李国友如数家珍,但也道出了资源禀赋背后“幸福的烦恼”——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调控对象海量、分散接入。

  水电装机容量1309.9万千瓦、风电186.2万千瓦、光伏300.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2万千瓦……大理将是全国率先面临超高新能源渗透率的地市,如何掌控好变幻莫测的风和光?

  装机容量有了,如何科学调度、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个问题。大理供电局新能源管理专责李玉江比喻道:“犹如再强健的肌肉,如果没有神经系统指挥,那也毫无用处。”

  “目前,大理地调调管新能源电厂数就达700多个,400伏分布式光伏数量超3600个,新能源侧对电网公司而言如同‘盲盒’,难预测、难监测、难控制。”大理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经理马力说,新能源富集区运行方式调整灵活度低、电力平衡难度大、调控难度大,传统的人工调控模式下潮流分析每次需要3—4个小时,新能源不确定性场景下的潮流分析结果误差大,无法切实反映真实潮流分布,造成方式安排不够灵活、电网运行不经济,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能源富集区的调控需求。

  为此,大理供电局“源网荷储充”智能调控平台应运而生。在源荷快速增长背景下,管理对象电子元器件数量呈几何倍速增长,作为新能源富集区域调度的“智慧大脑”,该平台开发“源网荷储充”全景监测及平衡优化、省——地——场多级协同控制功能应用体系,能有效应对海量多元主体接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控制技术和管理模式变革的要求。

  在大理供电局电力调度中心,“源网荷储充”五位一体的操作平台直观地呈现在眼前。显示屏上,不同颜色的曲线清楚显示着“源网荷储充”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只需要及时控制调整便可。

  “潮流分析时间由3个小时减少至20秒,方式调整时间由30分钟降低为6秒,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富集区‘白天送不出、晚上不够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误操作、误调度的风险。”李玉江介绍,这个新能源富集区域调度的“智慧大脑”,融入了AI技术,在南方区域率先实现了电网运行方式的智能调控,高效辅助调控员进行决策、方式转供,可以实时进行潮流断面的动态控制、风险自动识别、辅助电力系统快速响应各种异常情况,快速精准完成潮流计算、潮流校核、运行建议,同时实现运行方式自动调整等智能决策,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主控制和自动化运行,大幅降低调度员频繁操作的风险,有效支撑新能源年度电量占比60%以上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下一步,AI智能调控将向云南新能源富集区推广,使新能源富集区调控水平更加高效,方式调整更加灵活、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