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术·评论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煤电转型“三个关系”

■李忠 闫君 何则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8月12日   第 06 版)

  能源是经济系统的动力之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经济环境的制约性也越来越突出,全球范围内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化石能源消费引发的气候变暖,逐渐发展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资源约束趋紧、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迫切需要各国加快推动能源低碳清洁转型,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包括能源生产、转化、传输、消费和管理体系。因此,能源转型是能源系统的转变或更替过程,是一个寻求改变、进步以及创新的过程。从能源消费的趋势看,向着电气化、高效率、清洁化、低排放的方向转型。从能源供给的类型看,从简单向着复杂、多元和变革的方向转型。从能源技术看,向着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融合创新的方向转型。从能源体制看,向着法制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方向转型。从国际合作看,向着全方位、全球治理方向转型。综合来看,能源转型是从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转型,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由经济主导型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

  能源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如何深入理解、扎实做好能源经济研究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具体性工作?关键在于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思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以系统观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稳妥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对煤电转型而言,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壮大优势清洁能源产业过程中实现能源转型。要发挥政府在煤电转型中的目标引导作用,用好制定煤电发展目标、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经济补偿和整合企业资源四大抓手,保障煤电转型方向不跑偏和目标可落地。同时,市场化竞争是推动煤电转型的主要手段,通过各种发电资源与煤电、不同煤电类型间的充分竞争,才能保障煤电退出的经济性,防止资产沉没,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确保煤电转型的可持续性。发展壮大优势清洁能源产业是转型的基础,我国具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尽管我国风电和光伏的生产、制造、装机和出口能力已经位居全球前列,但规模化发展仍需破解低成本开发、安全并网与高效利用等瓶颈。

  二是处理好安全、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保障新旧能源平稳有序交接。首先,必须重视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兜底作用,做好电力碳中和长期规划,明确各类电源定位,制定应急储备预案,加快探索储能、需求响应、电制氢等商业化模式,为煤电退出提前做好储备。其次,要提前谋划煤电基础设施融合复用,不仅要挖掘既有基础设施清洁利用潜力,推动煤电与供热融合发展,而且要提前谋划煤电厂向生物质热电联产或电制氢工厂改造升级,发挥退出煤电厂基础设施的复用价值。再次,要客观认识煤电碳排放问题,煤电减排与煤电发电量相关,增加煤电装机并非等于增加碳排放,要做好退出煤电的封存和复用方案。

  三是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防止“运动式”减碳和煤电“冲高峰”。放眼全球,必须坚定且深刻地认识到,煤电逐步减量是长期不可逆转的趋势。煤电是大多数国家碳排放的主要源头,碳中和目标下,煤电减量替代是大多数国家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虽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形势不断演变,但不能忽略煤电的兜底和保障作用,更不能把短期形势误解为长期趋势,把应急措施当作长期战略。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宜高度重视煤电的支撑性调节性作用,把大力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作为煤电存量机组转型的重要路径,避免替代能源顶不上而“未立先破”、把长期战略当作短期任务等走偏的行动和认识。

  (李忠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闫君、何则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