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7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三伏杂谈

■郑学富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7月29日   第 20 版)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之热,民间称为“溽热”,即闷热、潮湿,就像在蒸笼里一样。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有诗描写:“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

  《说文解字》云:“伏,司也。从人,从犬。”造字本义为,猎人带着猎狗,趴卧隐蔽,伺机出击猎物。由此可见,伏的含义是隐蔽、隐藏,与热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古人为何用三伏来表示最热的天气呢?

  其实,三伏由来已久,在《史记》中就有“德公二年初伏”的字样,即早在公元前676年就有文字记载。以伏表示炎热源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古人认为最热的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有三伏之说。三伏包括的初伏、中伏、末伏,是用古代“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里的庚日,是指“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每一个庚日相距10天,中伏与末伏之间,或相距10天,或相距20天。三伏跨度时间较长,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故称为“杂节”。

  三伏天,中伏更热,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和“热在中伏”的农谚。北宋王仲修有诗云:“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三伏天避暑的风俗和习惯自古有之,秦汉时期会在三伏的首伏放假,鼓励官员、民众根据各自的条件避暑。

  三伏天,农事挂锄,学校放假,甚至连鸡鸭鹅也大都不下蛋,开始“歇伏”。古人在最热的时间一般会选择居家避暑,也因穿着较少,不便外出,不过也有人会“破例”。曹魏学者程晓的《嘲热客诗》就描写了这样的人:“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谓当起行去,安坐正跘跨。所说无一急,𠴲唅一何多。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这首诗描写三伏天道路上没有车马,大家都关门谢客,偏偏有人去别人家串门,主人一听,眉头皱起,汗流浃背穿戴一番。结果客人没什么要紧事,却热得主人摇着扇子,挥汗如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三伏消暑别有韵味。那时,农村不通电,更没有电扇和空调。河沟边、树底下,一把蒲扇,是大人们的消暑标配。夜幕降临,家家户户敞着门,女人们在院中或过道里乘凉,男人们在河堤上铺上草苫、草席,手摇蒲扇,三五成群,说农活、谈农事。孩子们或遥望天空数着星星,望着不远处小城的灯光,或捉萤火虫,在草垛子间玩捉迷藏的游戏,或泡在溪水里嬉戏。

  如今,三伏夜色中的酷暑,因为有充足的电力保障而更加舒适惬意,无论居家还是外出,人们都能享受电扇、空调带来的清凉,感受时代变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