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能源金融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光伏县域开发,多重难题待解

■本报实习记者 杨沐岩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7月01日   第 14 版)

  《中国能源报》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随着农村能源革命持续推进,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正逐渐取代散煤、秸秆,有望成为农村电力和供热的新主力。

  ■ 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处长刘晓龙表示:“农村传统的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往的散煤和秸秆燃烧热效率低、污染大,可用作生物质能开发的大量固体废物难以处理。此外,农村化石能源基础设施薄弱,且价格相对较高,阻碍农村产业发展。但农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低、阻力小,资源和需求统一,有巨大发展空间。”

  此前,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经申报、评估和审核,将河北省围场县、山西省浮山县、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等15个县(市、区、旗)纳入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名单。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印发的《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试点县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超过30%,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60%。

  刘晓龙表示,近年多地将光伏和畜牧养殖、农业种植、林业治沙等产业结合,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经济性。热泵、电锅炉等多种新能源供热手段逐渐取代散煤燃烧。未来,农村可立足绿色制造业,吸引一批就业人口,成为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

  ■ 加强土地监管

  近年大力推进农村光伏开发的同时,用地问题浮出水面。去年开始,各级政府逐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随着新能源用地政策逐步收紧。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被国家能源局列入整县光伏推进名单,灵丘县能源局局长郭云鹏表示,当地已初步形成风电、光伏、储能等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新能源总装机达888.43兆瓦。“我们兼顾生态和耕地保护,能源项目大多利用荒地、弃用地、坡地等开发建设。”

  北方光伏电站规模化开发中,存在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剧了原本脆弱生态的“二次退化”。光伏发电项目在光伏阵列安装、电缆沟开挖、逆变器和升压站建设期间,对原有的地表植被容易造成破坏。项目运营后,为防止电弧火灾,电站往往需要冬春季节清理地面,造成地面长时间裸露,且为了不遮挡阳光不能栽高于两米的树种,客观上加剧了水蚀、风蚀发生频率与强度。

  郭云鹏指出,当前光伏开发生态修复仍缺乏有效监管。依照相关规定,光伏开发企业会在事前上交保证金,保证开发后的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但生态修复的实际费用可能远高于保证金。“应建立评价机制,优质项目发电可获得优先调度。”

  ■ 重视安全问题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达到9628.6万千瓦,其中户用光伏4348.3万千瓦,部分县域的屋顶资源交由企业统筹,由于粗放式开发,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发布报告的《县域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指出,房屋安全是影响屋顶光伏推进的重要因素。县域民房,尤其是农房在建造设计时并未考虑大量屋顶承重需求,部分光伏开发企业在安装屋顶时对房屋结构考虑不足,导致房屋结构损坏,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影响了居民的安装意愿。

  “受配电变压器容量和区域消纳量制约,目前灵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纳容量为零。我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等级为10千伏电压,但区域消纳水平是根据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计算。”郭云鹏表示,这导致光伏绿电消纳困难。

  对此,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指出,户用光伏大量接入让配电网承受很大压力,易造成配电变电器过载、电网电压高、降低电能质量等问题。对此,我国多地正推行“整村汇流”,将屋顶光伏资源整合开发,选择合适容量的逆变器进行配置,可将区域内的光伏项目集中汇流至10千伏高压母线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