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色。在去往采油小站的路上,山丹丹一簇簇雀跃在偏山沟里,迎风开得那般倔强任性,像一团团红色的火焰,一直沿着山坡向上奔跑,不知疲倦。
到达小站时,忽然一阵大风袭来,一下车,强劲的山风吹得我直打趔趄。迎接我们的冬梅说,山里的天气就是这样,有时一天中就能穿越四季。说话间,她带我们走进值班室。说是值班室,其实就是两间砖房,里面设有办公区域、厨房、宣传栏等,特别是挂在墙上醒目的“埋头苦干、不怕困难”标语,似乎在诉说着石油人的信心与决心。
我这次来,是给冬梅拍照的。前一天她打来电话说,再过1个月就要退休,临走前想在小站拍一组留念照片。我和冬梅同一年进厂,分到了不同岗位。那时的她,仿佛一朵鲜艳的花儿,走到哪里都引人注目。如今多年未见,乍一看,她的脸上像涂了一层油画颜料。冬梅自嘲,自己现在的肤色是标准的“石油色”。
正当我俩聊得火热,冬梅的电话响了。是一个女同事打来的,说有一台抽油机“不磕头”了,一时找不到原因,请她去看看。
挂了电话,冬梅边收拾工具边说:“得麻烦司机送我一趟,这是个新来的同事,业务还不熟,我得赶紧去看看。” 说话间,她背起了工具包。看着她心急火燎的样子,我们便匆匆上车,直奔井场。
车窗外,一山接一山连绵不绝,一台接一台的抽油机,悠悠向着大山“叩首”。冬梅指着一口口油井说,刚来大山时,时常要顶着五六级的强风逆行,取样、巡井、换皮带、换电机、擦井口、录取资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30年……话语间,冬梅就像要告别即将远离的恋人,眼眸中写满了不舍。
汽车拐了十几道弯后,终于在一个偏僻的油井旁停下来。新来的女同事看见我们,喜出望外地跑了过来。在她指引下,冬梅赶过去快速检查一圈,发现是皮带断裂导致停抽。两个人配合得很默契,女同事去配电箱那儿关电源,冬梅把带来的皮带、扳手、撬杠等准备好。松顶丝、挪电机、换皮带,忙碌了半个小时,病井终于恢复生产。
“这‘女医生’就是不给你偷懒的机会。”同行司机指着重启的抽油机,开起了玩笑。我告诉他,冬梅爱学习,肯钻研,工作中练就了一身绝活儿,只要油井出现问题,她通过望、闻、听、摸就能发现毛病,有“油井华佗”的美誉呢!
冬梅听了,连连摆手。那刻,我看见她的手背粗糙,手心满是小口子,五个手指粗壮弯曲,像个功能齐全的扳手。我知道,这是岁月留给她的痕迹,也是一名采油女工奋斗几十载的印记。
休息时,冬梅向我介绍了眼前的新同事。她是一名 “油三代”,毕业于石油院校,等冬梅退休后,照顾油井的重担就要落在她的肩上。
“到底是什么,让你来到大山?”看着眉目清秀的姑娘,我好奇地问。
“我是看着父母干油井活长大的。”她自豪地讲起了家人。原来,女孩的爷爷曾是一名军人,脱下军装后来到延长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女孩从小在油田长大,一家人几乎都是石油人。从小到大,她们全家过年从来没有凑齐过,因为总要有人留守岗位。父母告诉她,这就是石油人为国奉献的精神。女孩接着说:“高考报志愿时,我果断选择了石油院校,我知道这份工作的苦,但这是我的使命,要继续传承。”
听了这番话,我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延长油田女子钻井队的故事:1958年11月,23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子怀揣梦想走进延长油田,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油田建设重任,四次刷新延长油田钻井月进尺纪录,创造了延长石油和中国石油史上数个“第一”。时光荏苒,虽然女子钻井队的身影渐行渐远,但从女孩身上,我似乎又看到了那火热的青春,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倔强。
作家冰心说,每一朵成功的花,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话仿佛就是采油女工的写照,她们身处大山,就像山丹丹一样,以顽强的生命力,默默开放在不为人知的边远井站,用行动描绘着“石油花”的别样风采。
(作者供职于陕西延长石油七里村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