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能源金融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我国迈向“个体减碳”时代

通过碳账户互联互通、积分互认互换等措施,进一步激发积极性

■本报记者 王林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14 版)

  5月,中国银联和中国建设银行实现双方碳账户互通互认,这是继去年10月中国银联与中信银行实现我国金融行业碳账户首次互通互认之后,碳账户全面融合和统一管理的又一尝试。近年来,金融机构将个人和企业碳账户纳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体系,尤其在个人碳账户领域进行多番探索,旨在鼓励和带动普通民众的减排积极性。

  事实上,设立个人碳账户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在消费领域开拓个人减碳空间。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服务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整体来看,随着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我国正在加速步入“个体减碳”时代。

  ■激励和调动全民积极性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基于此,各行各业开始尝试探索最大程度调动全民自愿减排积极性的路径,银行业由此推出个人碳账户。中信银行于2022年推出了国内首个由银行打造的个人碳减排账户“中信碳账户”,旨在以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去年10月,中国银联“低碳计划”和“中信碳账户”实现服务互通,为一体化管理不同银行碳账户奠定基础。

  “个人碳账户的推出,让减碳正式进入了个体时代。”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大中华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补充称,在碳总量目标控制下,个人碳账户的引入,将加快推动形成个人碳交易机制,激励和调动全民节约环保、全社会创新与新技术推广利用的积极性,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问题。

  近年来,国内低碳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社会共同行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各金融机构通过推出个人碳账户,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消费者衣食住行绿色低碳生活产生的消费碳减排情况自动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从而获得相应的平台绿色积分激励。

  李菁强调:“这些绿色积分可以兑换绿色食品、骑行卡、代金券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个人碳账户可以引导和激励用户进行更多绿色消费。”

  ■计量基础设施正在完善

  我国6大国有银行中,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设立了自己的“个人碳账户”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是“低碳生活”,中国工商银行是“碳空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则在湖南推出了“C邮记”。

  中国建设银行于2022年初推出个人碳账户服务“低碳生活”,通过采集个人客户“金融+非金融”24类低碳行为数据,核算碳减排量,评价减碳能力,开展碳普惠激励,以金融力量助力“个人绿色足迹”计量基础设施搭建。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一位员工处了解到,用户通过中国建设银行手机App进入“低碳生活”,可以看到个人累计碳减排量。转账汇款、购买理财产品、关联每日步数等方式,都可以积累减排量。“我们的兑换权益相对丰富、实惠,可以用减排量兑换外卖抵扣券、电影抵扣券等。”她告诉记者。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一位员工则向《中国能源报》展示了自己的“碳空间”情况,截至2024年6月15日,她在绿色能量为22110g,其中14630g将于2024年12月30日失效,目前绿色能量兑换项目只有“丰巢单次抵扣券”,2500g可兑换一张,2024年6月20日截止兑款,下一期可兑换项目未知。

  “兑换项目较少,是个挺现实的问题,比如这个‘丰巢抵扣券’,基本上对普通用户没什么用。”她对记者表示,“如果各银行之间实现‘个人碳账户’互通,不仅积分不会浪费,兑换的项目也更多,用户开通此类账户的积极性也会高一些。”

  中国工商银行“碳空间”的绿色能量,根据特定计量标准建立,通过对低碳行为进行识别,从而科学合理计算出相应的绿色能量累计值,绿色能量自获得之日起有效期到次年12月30日。目前,“碳空间”的绿色能量获取方式包括转账、缴费、结售汇、开通服务等。

  ■“互通互认互换”待提速

  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个人碳账户服务调查,《中国能源报》记者发现,每家银行的碳账户服务内容、积分兑换存在差异,尤其是在低碳权益服务方面。站在普通用户角度,无法实现在每家银行都开设碳账户,即便开通了,所有账户积分也无法实现统一管理,会影响用户体验。

  针对“现阶段各金融机构个人碳账户独立分散、无法互通”的现状,李菁认为,碳账户打通不仅便于用户一体化管理不同银行的碳账户,也为建立绿色金融评价体系,提供更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提供支撑。同时,在数据相互融合验证中,碳账户可以有效防范数据造假,避免重复计算,实现真正的碳资产属性。

  事实上,金融机构碳账户“各自为政”,在一定程度上会拉低用户积极性,因为每个碳账户积攒的积分只能单独使用,“积分太少够不上兑换门槛”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失效期一到,这些零星积分最终都会清零。

  从碳账户平台的角度出发,分散的碳账户属于不同主体,涉及的绿色场景、低碳行为采集方式、碳积分核算标准以及权益兑换机制、平台建设体系互不兼容。而站在个人用户的角度,不同银行的碳账户相互分离,不同碳减排的生活场景分散,无法形成个人碳减排总账本,从而打击个人减排积极性,并对碳金融、绿色金融相关产品的制定和推广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个人碳账户互通互认亟待提速。不过,目前碳账户建设和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业还需要通过多方举措来完善碳账户服务,包括促进公众环保意识、加强公众对碳账户了解程度、增加碳账户积分变现渠道等,进而推动“个体减排”撬动降碳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