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行业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建设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网天津电力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工作侧记

■何铎 潘冬冬 王朝阳 鲁佳乐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13 版)

  张黎明带领创新团队成员到天津职业大学教师公寓,现场指导新能源车主使用移动共享充电桩,护航百姓绿色出行。
  李婷/摄

  天津零能耗小屋。
  李津/摄

  国网天津电力工作人员在板桥-滨海500千伏线路工程对导线进行投前走线检查。该工程的投产送电,标志着天津电网实现500千伏双环网合环运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王似松/摄

  能源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稳定。2024年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年,这一重要战略为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能源转型,关键在电;源网荷储,枢纽在网。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保障的电力央企,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胸怀“国之大者”,以服务立足天津、以担当彰显价值,积极推动天津市与国家电网公司围绕建设能源革命城市持续深化战略合作,用好中国式电力改革“金钥匙”,以卓越管理夯实“世界一流”,以智慧能源引领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以“绿”为底

  描绘低碳发展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在“双碳”目标下,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低于3%的增速支撑了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低碳转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国网天津电力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勇闯“无人区”“深水区”,率先发展智慧电网、智慧能源,建成首批国际领先的智慧能源小镇、城市能源大数据中心,首个省级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等一批示范项目,打造了全国乃至世界城市能源转型的“样板间”。

  2021年,“生态宜居”“产城集约”两个典型智慧能源小镇——惠风溪、大张庄智慧能源小镇在天津全面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表示,智慧能源小镇在能源转型及电网、产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为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建设作出成功的探索,对天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国网天津电力在大局中定位津电坐标,立足能源革命“主阵地”,系统对接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双碳”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高水平打造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

  2023年,国网天津电力投运全国首个电力双碳中心,该中心系统整合政企产学研等多方资源,为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产业升级等提供全方位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表示,天津电力双碳中心在推动“双碳”目标落地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开展“双碳”政策研究、技术攻关、标准研制、人才培养等提供了平台,将有力推动电力“双碳”科技进步,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依托电力双碳中心,国网天津电力成立国网系统首个双碳运营管理分公司、签订国网首个电力核心装备产品碳足迹服务合同,启动光伏、储能产品碳足迹研究,支撑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在助力城市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等方面走在前、干在前,创造了一大批理念超前、模式创新、技术领先、能复制、可推广的“双碳”实践宝贵经验,各方面工作取得亮眼成绩。

  新能源汽车消费是我国内需增长的新亮点,国网天津电力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汽车消费绿色低碳升级。先后投运津门湖、武清、滨海于家堡等创新示范站、充电站,形成城市核心区0.9千米、市区3千米、郊区5千米的“0.9、3、5”充电服务圈,在重点领域实现公交充电全覆盖、过境高速充电全覆盖、4A级及以上景区充电全覆盖。该公司与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签署合作备忘录,形成“购车办电—装桩接电—充电服务—增值服务”的“联网通办”模式,打通新能源车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网”为要

  筑牢高质量发展能源底座

  电网连接能源生产与消费,处于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国网天津电力以电网“快步走”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大步走”。

  津城六月,已值初夏,1000千伏天津南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如火如荼。工程投产后,天津南变电站的电能承载、输送能力都能达到原来的2倍,天津电网外受电比例可提升至35%。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表示,天津南特高压扩建工程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与天津市战略合作协议的重点项目,是京津冀特高压环网的关键一环,将为天津提高新能源消纳权重创造良好条件,有效提升天津外受电能力,助力全市高端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容量持续扩充,澎湃的电能为能源供给革命带来无限可能。2018年以来,天津市与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深化战略合作,8次会谈、4次签署战略协议,政企合力实施“1001工程”,先后建成正德、渠阳、吴静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2023年6月12日,天津500千伏板桥—滨海线路工程投产送电,标志着天津电网实现500千伏双环网合环运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位于宁河区的服新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天津市新能源并网建设重点项目,工程包含22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线路建设两部分,其中服新站是国内首个利用220千伏电压等级实现约19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光储新能源汇集和输送的变电站。待项目建成,新能源并网量可达190万千瓦,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服务大型风光基地并网,助力“双碳”目标落地,有效改善天津电网结构,为地区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十四五”期间,天津规划建设13个500千伏电网项目,今年将全力推动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实施天津南特高压站扩建工程,加快构建华北特高压环网,促进清洁能源在京津冀区域大范围优化配置。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国网天津电力推进蓟州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服务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光伏电站华电海晶等新能源项目并网,2023年全年接入新能源场站12座、分布式项目近1.3万个,新能源装机规模同比增长72.15%。

  大路风歌,电从远方来。天津电力积极拓展省外绿电供应渠道,将绿电纳入“疆电入津”政府间协议,解决新疆发电外送能力、受端调峰裕度等关键问题,并通过国家优先发电计划的形式落实,首次实现将西北绿电引入天津,其中清洁能源占比由10%提升至60%。

  预计到2025年底,天津电网将形成“三通道两落点”特高压受电格局,届时外受电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外受电中绿电占比达到三分之一,为实现能源供给革命、结构转型、“双碳”目标实现筑牢根基。

  以“新”应新

  打造能源发展新动能

  国网天津电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以数智技术赋能电网安全。5月30日,“时代楷模”张黎明带领研发团队开展第五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外观设计。2017年以来,张黎明研发团队利用传感、识别、认知等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目前已成功代替人工作业超过了6.2万次,成为保障城市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利器”。

  在强化电网安全的基础上,国网天津电力集中优势技术,加快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赋能。

  2022年7月,国网天津电力在全国率先启动配电网“雪花网”建设,标志天津低碳高效新型智能电网即将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雪花网”在单环网、双环网等基础上,升级为“雪花形”电缆主干网,供电可靠率进一步提升。在天津市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的一汽富维本特勒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电焊机器人正在紧张生产。该企业生产部负责人袁义波介绍:“几百个焊机同时启用,电压会有瞬间波动,影响精密零部件焊接质量。现在,供电可靠性强了,成品率接近100%。”

  为更好满足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需要,国网天津电力积极探寻适应天津电网发展的能源技术路线,成功打造“能量路由+新能源微网”模式,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

  5月25日,国网天津城南公司专业人员来到河西区全运村锦葵园配电站,检测能量路由器在降雨条件下的运行状态。“能量路由器是城市配网实现绿色低碳供电的重要支撑。在配电站中加装能量路由器、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配网就拥有了智慧‘大脑’。”城南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电网规划管理专责王海波介绍。加装了能量路由器后,配电站具备交直流转换、低压互投和在线监测等功能,智慧路灯、充电桩、光伏发电设备等可通过低压直流母线直接接入电网,同时电网还能更均衡动态地分配配电站之间的负荷。依托能量路由器,全运村区域可接入的最大分布式电源容量达到1.23万千瓦,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较传统10千伏电网提升60%。

  以“变”应变

  增添能源转型新活力

  国网天津电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发展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市场化改革方向,持续深化内部管理变革,加快建立适应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

  国网天津电力积极推动电力市场建设,率先完成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造,带动系统内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作提速,通过创新开展燃煤燃气打捆交易、推进外电入津、参加省间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等方式,持续扩大交易规模,实现了让更多企业享受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红利。今年伊始,天津完成了2024年年度绿电交易,成交电量共计50.0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1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99万吨。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业务水准和一流支撑服务。2023年,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创新提出“1243”的工作思路: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主线,以“示范项目突破”和“短板弱项提升”作为工作抓手,设计任务举措、示范项目、专业提升和命题作文“四个清单”,坚持“整体推进+梯次迈进”,做到“点、线、面”三个维度相结合。该公司所属各支撑单位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做精做强专业工作,支撑国网天津电力开展“双百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省级电网企业。

  一流企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电十条”“高十条”“三新三服、30项举措”“津电二十条”……国网天津电力连续6年迭代推出服务举措,联合天津市工信局发布“全力服务保障‘十项行动’ 电力赋能天津高质量发展”十方面36项举措、“进一步落实‘十项行动’供电服务再提升”十项举措等,为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电力支撑。升级打造“津心办电”品牌,在“网上国网”App上线供电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专区,与北辰区、西青区政府合作推出用电报装“四同步”举措,推动实现“水电气讯”业务联办和“不动产+供电”联动过户实名,大力推广“就近受理、异地帮办”服务…… 一条条举措落地成一项项切实服务,国网天津电力在全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中彰显责任央企的品牌形象。

  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双百行动”关键之年,当前,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性改革任务要求进一步提升。作为“双百企业”,国网天津电力锚定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双百行动”,以组织增效、激活队伍为核心,聚焦机制类改革,在治理管控机制、市场化经营机制、科技创新机制上率先取得突破,激发公司发展活力,更好实现公司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有机统一,力争获评“双百”标杆企业。

  砥砺奋进正当时,实干笃行建新功。国网天津电力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能源安全保供、绿色低碳转型等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弘扬“推土机”精神,彰显“群体先进”风貌,为天津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