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行业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分布式光伏激战正酣

■本报记者 林水静 姚美娇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8 版)

  图为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G60科创云廊BIPV光伏项目。
  上海临港弘博新能源有限公司/供图

  日前,京能国际江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铃格17.7MW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江西省首个配置储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该电站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696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2227.2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939吨。

  与常建在地广人稀地区的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相反,分布式光伏大多集中在用电负荷较高且人流密集区域。近年来,分布式光伏以部署灵活的特点,在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区新建和改造等领域大显身手,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不过,有受访人士指出,当前分布式光伏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虽然其并网比例逐渐提高,但对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也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众多参与者涌入,优质项目正逐渐紧缺,行业竞争亟待回归理性轨道。

  ■新增并网容量超过集中式

  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6595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37950万千瓦,分布式28000万千瓦,后者占比约42.5%。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已超过集中式光伏电站。今年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4574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219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381万千瓦。

  “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来,光伏行业逐渐走向市场化竞争,分布式光伏数量自此逐渐上涨,发展火热。”上海临港弘博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洪明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如今分布式光伏与地面集中式光伏并驾齐驱,基本成为市场化项目的主流发展方向,其中工商业分布式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的70%以上。

  具体来看,近期全国各地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5月27日,由南网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23.5MW光伏项目成功并网,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发电量约2193万千瓦时;5月29日,常德经开区昆宇新能源产业园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投运,该项目容量为4.67MW,每年可提供518.75万千瓦时清洁绿电。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向记者表示,分布式光伏并网通过市场调度等方式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对冲分布式发电不稳定性特征,减少“弃光”问题,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的潜在绿电供应空间巨大,包括就近消纳、资源调度、电价激励等方面,但需要注意并网价格波动对于绿电供给的市场风险。”

  ■考验电网承载能力

  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并网各具特点。“集中式光伏更需要大电网的大型调度,还涉及土地等问题。分布式光伏则只需要对接区、县这类级别的当地电网,就各地电网的执行标准,因地制宜落地项目。”朱洪明表示,“事实上,分布式光伏的成本高于集中式光伏电站,但因其直接面对用户,可直接与末端用户结算电费,且工商业结算电价高于上网电价,具有市场空间。而且与集中式相比,分布式光伏系统规模相对较小,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也较小。加之当前光伏入网的逆变设备已十分成熟,电能质量足以满足电网要求。”

  尽管分布式光伏前景向好,但其发展仍然有挑战。“分布式光伏电压等级、频率、相位需与电网标准相匹配,规模化并网对于技术兼容性和并网节点效率要求较高。同时还考验电网的承载能力,电网现有容量和未来规划需足以接纳分布式光伏发电量,避免高渗透率区域负荷过载。大规模并网容量无法及时消纳时,容易造成电力调度失衡与输配电线路阻塞问题。”孙传旺说。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分布式光伏友好接入电网,孙传旺建议,需强化电网智能化升级与储能技术融合,优化配电网结构、部署智能管理系统及推广分布式光伏配套储能。“同时,在政策层面完善并网标准与激励机制,制定统一的接入规范,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市场层面落实分布式光伏绿证核定,建立健全分布式绿电交易、碳交易、共享储能交易等市场机制。”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当前,分布式光伏市场已逐渐进入竞争白热化。今年公布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明确,自4月1日起,全国电网对新能源电量(除水电)的收购政策进行调整,不再承诺全容量余电上网的收购。

  “这会让分布式光伏用电方在选择上更加谨慎,若企业用电消纳不稳定,发电量上网不一定能产生预期收益。另外,各省市县配电网建设与新能源消纳的双难将导致区域竞争更加白热化,变相把投资主体或者运作主体推向没有红线的地区发展,对消纳红线区域同样产生负面作用。”朱洪明解释。

  朱洪明坦言,分布式光伏发展多年,具备合适的应用场景、实施分布式条件的优质项目却在逐年减少。“经过多年蓬勃发展,当前已有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存量电站,对后续运营管理的体系、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要继续提升竞争力,以及为促成各复杂场景项目落地所需具备的技术方案解决能力,新入场或仍在观望中的‘玩家’需慎重考虑。”

  不过整体看,当前随着分布式光伏的行业成本不断下降,末端用户对其认知越来越深,这个赛道仍具有发展前景。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日前回答了户用光伏如何申请绿证及参与碳市场交易的问题。在孙传旺看来,绿证核定与市场化交易提高了分布式发电的经济收益,直接推动了户用光伏发电的市场供给与投资信心。同时,该举措也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促使电网积极接纳和管理分布式光伏并网。“未来,分布式光伏的市场潜力集中在居民用户、集成式建筑、微电网等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