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技·装备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数据转一圈 激起浪千层

——国网浙江电力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侧记

■徐梓沐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27日   第 11 版)

  国网浙江电力员工开展数据分析工作。
  陈颖/摄

  东汉末年,古人研究出水轮车,利用水流的速度,带动机械做功,将水送至高地或离灌溉渠道与水较远的地方,以此提升生产效率。21世纪,数据如同生产生活离不开的水源,像水轮车运转水流一样,数据也转了起来,它被引入不同流域,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新治理。

  从能源领域可见一斑。2022年,“数字浙电”建设正式启动,汇聚起庞大的电网建设、企业经营、能源服务等各类型数据资源。如今,这些数据开始流动。

  小数据蕴含大能量

  数据不仅可以重复利用,还会随着汇集和演算分析不断增值。

  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土地和劳动力。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传统手工制造业逐渐被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所取代,用来购买设备的资本、进行生产的技术跻身生产要素行列。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化、定制化、个性化“爆改”各行各业,用来研究制定策略的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数据一直以来都有,农业经济时代的耕作时间、产出量,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情况等都是数据。数字中国建设,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传递。与此同时,数据量也在不断膨胀,离散的、停滞的数据汇聚了、转动了,才能迸发出巨大能量。

  可以看到,数据要素耦合水平能够直接影响传统要素的配置效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如,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通农作物与电力、气象数据信息,能够预测和控制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绍兴柯桥纺织城企业打通电力、产供销数据,能够实现定制化生产,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园融合电力、建筑运行数据,能够精准调优楼宇用能,减少不必要的电费支出,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

  合力破除数据孤岛

  数据流通指数据权属在不同交易主体之间互通共用,这也是数据价值的来源。然而,数据来源于生产经营,是持有方资产的一部分,几乎都集中于内部,一座座数据烟囱像堤坝一般,阻碍着数据要素流动。

  “和传统交易市场中物品具有排他性不同,数据要素在实际流通中面临易复制篡改、产权边界模糊、数据来源多样等问题,导致不少企业不敢开放数据,也就影响了数据价值发挥。”国网浙江电力财务部工程资产处副处长杨玲介绍。

  近两年,中央及地方政府累计颁布70余项政策文件,构建起数据要素的基础制度体系,保障数据要素流通依法合规。比如,财政部发文指出,2024年1月1日起,将数据资源纳入无形资产(存货)核算;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国家层面推动数据要素流通的决心显而易见。

  “我们正积极推动公司内外部数据汇聚与分类分级,强化数据质量治理,同时加强数据共享服务,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国网浙江电力数字化部技术运营处(数据处)处长王文介绍。

  数据交易场所作为数据要素合法合规、公开交易的市场,是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主要手段之一。2016年,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成立,旨在发挥数据要素生产力,助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

  2023年12月,国网浙江新兴科技公司依托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合浙江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完成了该公司“双碳绿色信用评价”数据产品的市场价值评估工作。这是全国第一单电力行业数据资产市场价值评估案例,也标志着浙江具备了为企业数据价值化提供登记、评估、交易等一站式全流程综合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主动在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上架了包含金融征信、投资分析、能效提升等5大类34项数据服务,电力数据价值得到有效释放。

  “数字化浪潮下,我们企业的数据不仅是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更是服务政府决策、社会治理、能源转型的动能。”国网浙江电力营销部营商环境处处长裘炜浩认为。

  数据要素价值显现

  在用户授权的基础上采集数据、提供数据服务也是国网浙江电力主要探索的数据要素流通手段之一。

  2022年年底,国网浙江电力承接了国务院国资委委托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中央企业数据资产重大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国网浙江电力主要做了两件事:首先是保障数据安全。数据能够顺利流通,基础就是数据安全保护能力的提升。数据流通涉及多方主体、多个环节。在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建设初期,不少数据持有者担心数据流通过程中的安全与隐私泄露等问题,这个问题正被慢慢攻克。

  国网浙江投资公司作为国网浙江电力数据要素流通工作试点单位,建成数据资产运营平台,为数据加密脱敏,开展权限管理、数据资产管理等。“我们还应用区块链、隐私计算和标识融合等技术,实现了数据来源可确认、使用范围可界定、流通过程可追溯、安全风险可防范,能够让数据要素在市场中安全有序流动。”国网浙江投资公司战略投资部专职王月波介绍。

  其次是走通流程。借助重大课题研究,国网浙江电力全面梳理存量数据资产,筛选出21项社会治理与企业发展所需的数据资产,最终形成电力数据要素与其他行业耦合,并依托“双碳绿色信用评价”数据产品完成试点运营,证明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

  “我们通过单次使用单次授权的方式,在对用户数据进行充分授权与保护的前提下,从企业能耗信息、订单履约情况等6个维度,综合评价企业信用水平。更有意义的是,企业也能凭借‘双碳绿色信用评价’报告向金融机构申请绿色金融产品。”英大碳资产公司总经理葛巍介绍。为了推动电力数据要素流通规范化开展,国网浙江电力已主导形成3项中电联团体标准,完成5项资产产权登记和估值交易试点运行。

  3月19日,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网浙江营销服务中心完成国内能源领域首次关于储能的数据产品交易,获得了直观的配储建议,产能产值得到进一步释放;3月20日,大健康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森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电力数据征信产品业务,获得瑞安农商银行授信420万元,为研发事业再添活力;4月4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与宁波江北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行业一点通”数据产品交易,获得了企业及行业用电数据分析报告,绿色发展路径更加明朗……

  数据流通前路上的障碍正被加快扫除,用数的门槛正慢慢降低,数据要素正流向千企万家,它在与新旧产业的渗透融合中实现存量“焕新”与增量“换乘”,带来新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