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一线·调研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新形势下,地方电网发展的“优”与“忧”

本报记者 赵琼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20日   第 13 版)

  作为当地重要的电力保供平台,地方电网在助力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在推进能源转型、清洁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前不久,地方电网与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专项调研座谈会在重庆举行。《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地方电网正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与长处,顺应电力体制改革要求,因地制宜推动电力市场化进程。不过,地方电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繁荣,亟待解决220变电站并网等关键共性问题。

  ■ 助力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

  谈到地方电网,就不得不提及其在保障地方电力供给、促进“三农”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上述座谈会上,多家地方电网分享了各自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独特价值。

  作为重庆地方电网运营主体,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水利”)伴随着重庆发展成长,对供区所在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立足重庆发展,三峡水利成为重庆能源保供“平台”和招商引资的精致“名片”。

  2023年,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郴电国际”)举全公司之力为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奉上了“满格电力”,为擦亮湖南文旅名片贡献了郴电力量。有了可靠的电力要素保障,湖南郴州文旅重点项目全速推进,城市风貌提质工程提档加速,文旅融合画卷惊艳展现。

  目前,我国相关文件中没有对地方电网的确切定义,一般是指由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属于国家电网或南方电网所有的,由地方政府或其他主体投资、运营的电网。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制定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中,将地方电网定位为配电网。

  北京鑫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作人、配电圆桌论坛秘书长展曙光表示:“在能源安全、新能源消纳等大背景下,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面临着同样的发展机遇。今年正是发展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的好时机。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更需要以分布式为形态的有源配电网与大电网并存,并且预计未来市场会迎来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事实上,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发布以来,地方电网与增量配电网的有序发展,有力保障了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中电力市场的主体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电网要不断思考自身的定位和价值,把眼光看向未来。”三峡水利副总经理杨世兴表示,“在不回避眼前困难的同时,地方电网要吃透政策发展方向,更多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 提供定制化用电服务

  作为电力市场的参与主体,地方电网的存在,让地方政府有了更多选择,增加了话语权,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电网还通过自身的创新举措,通过降低电力及能源成本,打造差异化优质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据悉,三峡水利聚龙电网、乌江电力发挥电价洼地优势,工业用户的平均用电成本长期控制在0.5—0.6元/千瓦时,累计为地方工业企业节约电力成本超80亿元。服务大工业用户400余家,年产值约800亿元,每年贡献税收超30亿元,这些企业共创造就业岗位约5万个。

  此外,三峡水利还通过定制化投资和服务,降低工业用户用电和能源成本。2022年,作为万州首个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万州经开区九龙园热电联产项目创国内同类型项目建设工期最短、背压机组单机容量最大等多项纪录,为重庆市九龙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吨特铝新材料项目以及九龙园其他用户供热供电,显著降低用能成本。

  在精准服务对接上,地方电网能做到“电力围绕企业转”。郴电国际高管“一对一”挂点走访调研12个园区300多家企业,通过“实打实”的举措和“点对点”的服务方式搭建服务直通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用电服务方案。据悉,今年4月,郴电国际高管就走访了49家企业,并为企业的用能支招,可为企业节省用电成本198.03万元。

  针对目前用户关注的电价明细,郴电国际通过多举措增加电费透明度:每月定期公示发布电价表,让用户全面知悉电价政策;通过向用户发送短信、“数字郴电”APP推送电费清单的形式,清晰告知用户每月的电费金额及组成结构,确保每个用户“明白”消费;通过郴电国际96595客服热线系统,为用户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电费、电价咨询服务。

  ■ 220千伏变电站并网是关键问题

  “目前,地方电网高质量发展还需220千伏变电站接入大电网助推!”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均剑很是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220千伏变电站并网发电受阻,是此次座谈会上地方电网与增量配电网提到的关键共性问题。三峡水利万州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迫切需要解决的最重大问题之一要加强与大电网互联互通。郴电国际在2011年投资1.5亿元建成的220千伏卜里变电站,至今未能并网运行。

  “220千伏变电站和110千伏变电站不是一个等级,是量变到质变的差异。”刘均剑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220千伏变电站相当于6或8车道的高速公路,110千伏变电站则相当于县道或国道的普通公路。”他指出,“目前地方电网供电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用户需求及负荷增长,都需要220千伏变电站支撑。如果不能并网运行,将极大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

  针对地方电网与增量配电网提到的无法与大电网互联互通、电源不足等共性问题,重庆理工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配电圆桌论坛副秘书长陈曦认为,一部分原因在于,现实没有跟上改革发展的要求与目标,比如改革文件鼓励的一些先行先试的政策突破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条款中存在冲突。主要体现在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与市场化交易、局域电网与大电网的互联互通、电力保供和价格机制的协调等具体案例上。

  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地方电网发展面临的困境,事实上,地方电网的电源接入跟不上负荷需求的增速。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电网应该如何保障作为民生保供的可靠性?

  对此,陈曦指出,相关法律法规与体制机制应该响应深化改革和“双碳”目标的要求尽快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应进一步强化在改革政策执行中的全过程监督,加强在构建全国统一市场体系过程中市场监管、金融监管机构和能源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划分和有效衔接,在信息公开、公平竞争等环节实现有效监督,避免形成监管真空或“玻璃门”“旋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