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黄剑湘:一线工程师勇闯特高压技术“无人区”

■本报记者 赵琼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 18 版)

  图为黄剑湘(前排中)带领团队分析直流控制保护技术难题。
  南网超高压公司/供图

  他,是扎根基层的生产一线工程师,也是南方电网“五星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他,是“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专项人选,也是首批“南网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

  他,是勇闯中国特高压技术“无人区”的工程建设先行者,也是西电东送“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者。

  他,是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黄剑湘,今年刚刚35岁。

  作为西电东送特高压直流工程运维及核心技术攻关领域明星专家,黄剑湘为实现国内特高压直流技术从“卡脖子”到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19项世界第一,他为擦亮“特高压直流技术”国家新名片作出了突出贡献。

  ■扎根基层,敢闯大国重器技术“无人区”

  “砥砺初心使命,铸造大国重器”是对黄剑湘工作经历的真实写照。

  随着国家西电东送战略拉开序幕,为了将大规模的西部清洁电送到东部,直流输电成为最好的技术选择。然而,当时我国上马的六个高压直流工程都是由外方总包。因此,南方电网专门组建技术研究中心,解决重大直流工程的自主化问题和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2010年,直流输电正式迈入特高压时代,世界首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

  该工程是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自主化依托工程,工程成套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超过62%。当其他人都在为62%的国产化率兴奋不已时,黄剑湘却在为38%的国外配套忧心忡忡。

  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一直被行业喻为特高压工程的“大脑”,只要发生异常,就要依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有时甚至还需要请国外专家飞过来处理。

  当时,黄剑湘主要负责的正是还没有实现国产化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这种被“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

  为解决这一难题,用自主技术让大国重器安全运行,黄剑湘潜心钻研控保技术,把自己沉在直流控保设计、试验调试及运维最前线。国产化率从62%到100%,需要多长时间?黄剑湘给出了答案。

  在3300个日夜的磨练下,黄剑湘最终练就了“事件锁定快速聚焦、录波分析精准识别、逻辑查找内化于心、链路梳理全景可视”的故障处置“四绝招”。此后,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再出故障,别人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黄剑湘都能“手到病除”。

  十年里,黄剑湘勇闯技术“无人区”,先后攻克一系列控制系统的“卡脖子”难题,分析排查出了“±800千伏楚穗直流工程一起会导致阀组紧急停运”这一隐蔽于工程长达10年之久的重大安全隐患,并第一时间进行了彻底整治;发现和处理数百项重大缺陷和隐患,所运维的特高压直流年闭锁次数从10年前的每年5次降至今天的不到0.5次,可靠性提高了几十倍。

  ■仰望星空,誓要“领跑”全球特高压技术

  2018年12月,西电东送重大项目——昆柳龙直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也是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建设难度最高、技术挑战最大的超级工程。

  不参加昆柳龙直流工程,定会遗憾终生!黄剑湘主动请缨,申请到工程建设的一线去工作。

  作为世界级的超级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要突破的最大难点,是混合直流的协调控制问题。工程建设期间,恰逢新冠疫情的严重干扰,黄剑湘在工程前线坚守了1000余天,争分夺秒地开展重大技术攻坚。

  他带领团队深入施工现场,率先发现问题1750项,平均每天解决1.7项技术难题;完成8大类、共12万多字的“多端直流控制保护系功能配置与软件逻辑分析”报告编写,实现了特高压柔性直流领域首套技术资料的系统储备;面对疫情挑战,创新生产和建设隔离管控措施,确保了安全零事故,为工程提前半年实现全面投产作出了贡献。

  昆柳龙直流工程投产后,创造了工程投产满负荷安全运行1809小时世界纪录,保障云电外送超过49亿度。正是黄剑湘这样的南方电网奋斗者和建设者,让一个个西电东送重大工程成为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依托国家特高压直流重点工程,黄剑湘带领生产一线团队牵头开展50余项科技攻关,研制出行业内首套特高压直流保护检验等各型检验检测装置数十套,获得授权专利252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完成成果转化15项。

  对于黄剑湘的创新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评价说:“这个项目很了不起,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昆柳龙直流工程成功投产并创造19项世界第一,黄剑湘的脚步并不止于此。他认为,今后中国要想在特高压行业内有话语权,必须牵头建立一套直流运维技术标准体系。

  为此,十多年来,他配合国家相关部门主动编写“混合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高压直流换流站直流功率远方自动控制”“超(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检验规范”等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30余个,形成了一批原创性成果,并完成了示范应用,实现了直流运维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飞跃。

  如今,特高压已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和国家名片,黄剑湘更是得到了特高压直流工程控制系统“压舱石”的技术名号。

  ■倾囊相授,成就“状元师徒”佳话

  黄剑湘注重技术传承,更是“传帮带”的“好师傅”。他让技术和知识的种子在特高压直流运维团队中开花结果,使西电东送事业薪火相传。

  如今,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需要更多的特高压技术尖兵,以更加先进的特高压技术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长期以来,黄剑湘在建造和运维大国重器中倾囊相授培育青年英才,培养了一大批“五星级”青年专家、技术骨干。

  在一次南方电网公司技术领军专家聘任仪式上,当黄剑湘所带徒弟登上主席台发言时,看着台上这位年轻的毛头小伙儿,大家纷纷低声议论:“这个专家恐怕还没有30岁!”然而,当黄剑湘作为师傅亮相时,他年轻的面孔让观众席一下子沸腾了!这一年,黄剑湘才33岁。

  在云南省总工会、省发改委和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组织的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中,黄剑湘以现场核查评分第一名的成绩交出满意答卷,团队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云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成员2人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云南省直流运维技术能手。

  在云南省第十五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中,黄剑湘个人获得第一名,并带领团队斩获团体一等奖,其中4人获得省技术状元和省技术能手。

  此前,在南网超高压公司2023年直流技术比武中,黄剑湘所带徒弟3人进入前十,并包揽了第一和第二名,取得竞赛历史最好成绩,被称为“状元师徒”,成就了一段“五星级”师徒的特高压行业佳话。

  与在世界级超级工程背后奋斗着的每一个南网人一样,黄剑湘始终保持“专业、专注”的工匠精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钻研技术,情系大国重器,磨砺过硬本领,助推特高压直流运维技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