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能源革命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何波:

举全行业之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董梓童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06日   第 09 版)

  何波

  “要真正解决充电焦虑、里程焦虑,不能只靠一种产品、一家企业来推动,而是要将车企、运营商,甚至全产业链内企业都联合起来,共研共建共享,实现‘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这一目标,正是我们成立超充联盟的意义。”4月24日,在“2024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何波作出如上表述。

  发布会上,华为数字能源宣布携手首批11家车企、多家充电运营商成立“超充联盟”,并推出了智能充电网络全场景、全新系列超充产品。

  在何波看来,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华为数字能源希望通过共建生态的方式,打造广覆盖的超充网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将和更多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将‘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愿景变成现实。”

  ■ 充电需求开始转变

  何波认为,汽车电动化经过10余年的发展,用户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充电的需求也发生了逻辑转变。“用户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期待不只是大电量、长续航,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从‘充得上’转为‘充得好’,更好的充电体验已成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与普及的关键。”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用户开始关注补能的便利性,对充电桩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比快充更快的充电方法,超充进入大众视野。2023年4月,华为数字能源推出全液冷超充桩,最大输出功率600千瓦、最大电流600A,充电速度能达到近“一秒一公里”。

  何波指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去年我们突破了全液冷超充‘一秒一公里’技术。经过一年的布局,我们已携手客户、合作伙伴把全液冷超充覆盖到了全国31个省市区,甚至包括了318川藏线、雪域高原等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也有部署。”

  为面向更多场景适配、更多电网互动应用、更多车型兼容,进一步提升用户充电体验,2024年华为数字能源液冷平台上市了480千瓦、360千瓦多系列功率段产品,填补了此前单一功率的空白。“出得了城、下得了乡,我们希望让超充走向更多场景,遍布城市、高速服务区、县域,让更多车主拥有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何波说。

  ■ 生态赋能协同发展

  在全国最大的全液冷超快充站——北京小武基充电站,不少车主正在用超充充电。他们告诉记者,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充满电,花费仅为油费的一半。“体验很好,期待在更多地方都能用上超充桩。”

  截至目前,华为数字能源已在全国超200个城市部署了2万根超充桩。不过,在何波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产品获得认可是第一步,今年我们计划将全液冷超充桩覆盖至全国340个城市、2800个区县,部署规模超10万根超充桩,最终打造一张点、线、面连成的电网友好型超快充网。”

  何波直言,建设一张超快充网,仅华为的努力不够,更要举全行业之力。“联合整车企业、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企业等共同组建超充生态联盟体,为生态赋能。”

  何波进一步表示,超充的普及正加速推动车企、电池厂家全面超充化。截至目前,超充车型已从2023年的20多款增长至140款以上,实现了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的全覆盖。预计到2028年,新增车型中将有超80%为超充车型。“我们希望携手伙伴企业,并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在专注做好各自环节的同时,做好‘源、网、荷、储、车’协同,共同促进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简单来说,车企专注于造车,我们专注于提供充电技术,运营商专注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家共同研发与超充相关的技术。未来,车主可以直接在车机上便捷导航到超充联盟所建设的充电网络,并在车企APP端实现快捷支付等。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给车主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让充电网络资源得到更高效利用。”何波说。

  ■ 推动标准走向国际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充电设施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截至目前,海南、重庆等省市发布了超充建设规划,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也发布了鼓励政策。何波认为,这恰好体现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正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其实我们建设的充电桩并不少,但市场仍缺少高质量的充电设备,这也是车主有里程焦虑和补能焦虑的原因。”

  “东西部充电桩分配不均衡、设备故障多、寿命短、充电慢是车主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协同高质量发展,就需要两端协同实现超快充,补齐短板。而联合整车企业、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企业等共同组建超充生态联盟体,就是为了构建‘规—建—营—维—优’端到端能力,让运营更省心,设备更可靠,服务多元化。”何波指出,“应对超、快充网络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监管,实现充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

  展望未来,何波表示:“随着超充车型和高倍率动力电池等技术的商用成熟化,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伙伴加入,我们也希望通过超充联盟扩大海外市场,让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