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24北京车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出行需求

——访吉利雷达首席执行官凌世权

■中国汽车报记者 赵 建国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06日   第 06 版)

  4月25日,在2024北京车展上,吉利雷达首席执行官凌世权在参加《中国汽车报》的高端访谈中,讲述了对电动化的深刻思考。

  “电动皮卡是技术进步的必然,它不仅更环保,且作为户外能源中枢,能把人们带进电气化时代。”凌世权表示。

  ■围绕用户需求做开发

  “这次车展吉利雷达带来了两个惊喜,一个是新上市的雷达地平线,另一个是自主开发的新能源皮卡平台M.A.P雷达瀚海平台。”凌世权谈到,在机械性能方面,雷达地平线载重达865公斤,超越了现在市场上的一些传统车型,通过性也非常好,动力方面能做到百公里加速4.5秒。同时,雷达地平线的涉水深度可达815毫米,比悍马EV还强。在智能化方面也很强,L2+级的智能驾驶,还有21千瓦的外放电能力,让用户不管是在户外生活、工作,都能处于电气化时代。在与无人机结合方面,完全可以在车里做到规划控制、数据传输,还可以把物联网功能用在车上。

  “产品的优势也体现在性价比上。”凌世权表示,性价比优势是综合性优势。在市场需求方面,现在人们更向往自由出行。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等新技术研究上,我们研发了M.A.P雷达瀚海平台,这个平台是中国第一个正向研发的新能源皮卡平台,可对产品快速迭代,并将产品打造成体系化、系列化。现在推出的是纯电中型尺寸皮卡,之后就会有大型到全尺寸的车型。这个平台还是国内唯一一个支持纯电、插电和增程全部新能源动力形式的平台。

  ■合适的定位更重要

  凌世权介绍,消费者非常关注吉利雷达的产品线产品战略,从吉利控股集团来讲,都会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解决用户需求。所以,坚持原创是技术开发的核心。

  吉利雷达从成立起,就是面向全球,其中包括北美和东盟。国内的皮卡产品依然受政策影响,如15年报废,并作为商用车来归类等,包括生产标准和技术标准也在商用车层面。针对国内市场的现状,兼顾现在的用户需求,用新技术去改变运营环境,让它的成本更低。对于新增市场,仍需要从用户出发,跟用户形成共鸣。像纯电皮卡的用户以前没有接触到新能源皮卡,也需要形成使用习惯的过程。此外,要走向海外,像东盟、中南美洲等市场。吉利雷达在海外既有与宝腾的合作,也有吉利控股集团提供的多方支撑,包括技术质量及供应链体系、海外售后服务体系等。

  “产品开发之初,就考虑全球市场因素,根据全球化的安全等级来设计。”凌世权表示,去年产品已在海外销售了1500多辆,今年将开拓中南美、中东和东盟市场。

  ■市场空间前景广阔

  “因为有乘用车电动化的基础,皮卡电动化走向市场的速度会更快。”凌世权谈到,可能3年左右,新能源皮卡可以达到今天的乘用车40%-50%的增速。

  随着吉利雷达产品谱系越来越多,从纯电到增程及插电,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其实纯电和增程都是新能源。传统皮卡越野是用场地来体现车的性能,雷达地平线车型希望用户去体验户外不同的路况,同时利用雷达地平线车型作为体验户外的平台、能源平台、物联平台和互联平台,而不是像传统的皮卡那样,这是理念的不同。

  “其实,雷达地平线皮卡是以纯电为核心,将来在面向更远的野外穿越旅行,我们会考虑里程焦虑的问题,可能就会用上插混或增程。”凌世权表示,不管是平台的研发和产品的投放、技术路线的积累,都在坚持这一规划部署,而且能更好地嫁接吉利汽车的优势。吉利雷达能面向户外,快速形成技术核心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