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去年新能源汽车对成品油替代量达1700万吨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06日   第 02 版)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批发53.4万辆,其中,新能源市场零售26万辆,批发26.8万辆。按此计算,新能源汽车零售、批发销量在汽车市场的占比分别为50.4%、50.2%,双双超过50%,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50%。

  四年前,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计划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20%,2035年超50%。目前来看,这一规划已经提前十年完成。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所长王利宁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对石油流通行业影响深远。“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去年新能源汽车对成品油的替代量已达1700万吨。预计今年替代量将达2000万吨左右,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王利宁看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对石油流通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两方面。

  “一方面,目前的发展趋势将加速石油消费峰值的到来,成品油消费或在2025年左右达峰,石油总体消费将在2030年前达峰,且有可能提前。受影响最大的是汽油消费,达峰后会很快回落,且没有峰值平台期。” 王利宁预计。

  “在区域影响方面,南方地区的汽油消费达峰时间将更早、销量下降会更快,而北方地区的汽油消费达峰时间或相对延后。”王利宁补充说,“由于汽油需求、达峰时间的南北差异,‘北油南下’等相关工程布局也会因此产生变化。”

  “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增长并非是导致成品油市场变化的唯一因素,绿色甲醇、氢能、氨等绿色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是影响成品油市场的重要因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孙仁金指出。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成品油需求达峰后,需求下降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石油炼化行业转型发展和出口政策保障将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新能源汽车对成品油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伴随国家对原油和成品油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成品油消费环境将更加优化,有助于推动成品油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短期内,成品油需求将呈适度增长态势。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能源结构调整,预计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将继续增长。

  同时,汽油需求小幅增长,柴油需求增速放缓,煤油需求增速回归正常。王利宁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向好,国内汽油需求将小幅增长。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私家车数量的增长,将进一步拉动汽油需求,预计今年汽油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趋势。《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23—2024)》预测,今年汽油表观消费量或为1.5亿吨,涨幅或达0.7%左右。

  分领域来看,受减排政策等因素影响,柴油需求增速将放缓。随着清洁能源,特别是LNG等替代能源的使用,柴油在工业和运输领域的用量将逐渐减少。随着电动重卡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电动重卡的市场占比预计将逐年上升,这将直接影响柴油需求。预计今年柴油表观消费量为2.2亿吨,同比仅增长约0.1%。

  未来,随着旅游和航空市场复苏,航煤需求有望逐步增加。“航班数量增加将推动航煤需求上升,预计今年航煤表观消费量为3850万吨,同比增长12.5%。”王利宁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