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矿山·安全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7 版)

  我国尾矿库数量减至4919座

  本报讯 国家矿山安监局近日发布消息称,截至今年4月,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的尾矿库共有4919座,与2020年相比下降32.4%,“头顶库”数量同2020年相比下降40.1%。2020年以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各地安全监管等部门倒逼尾矿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力提升了全国尾矿库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我国已连续16年未发生尾矿库重特大事故,实现全国尾矿库安全风险整体可控。国家矿山安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落实责任、源头管控、监测预警等方面持续发力,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推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安平)

 

  陕西出台绿色矿山管理办法

  本报讯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于近日印发。陕西省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一步推动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行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具备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特点。

  “该《办法》强化了多方责任。《办法》要求,落实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自然资源部门的核查和动态监管,夯实基层自然资源部门的属地监管责任,构建第三方评估责任机制,发挥专家、社会团体的技术支撑作用,形成绿色激励和约束机制。”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相关负责人说。

  新建矿山在新立采矿权出让过程中,出让机关要将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纳入采矿权出让公告,在采矿权出让合同中明确建设要求及违约责任,矿山企业应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生产矿山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在强化监督考核方面,陕西省将建立绿色矿山名录,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符合标准条件的纳入名录,对名录中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要及时按程序移出,并对移出名录的几种情形进行了明确。每年将定期开展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实地抽查核查,并要求市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动态监管,实现滚动全覆盖。

  建设绿色矿山是加快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2019年,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曾制定出台《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在指导推进绿色矿山创建、申报、遴选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陕西自然资源厅对《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完善。此次出台的《办法》自今年4月30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李欣泽)

 

  中国煤科北京中煤两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本报讯 中国煤科北京中煤与其他单位联合完成的“硬岩挤压破岩机理研究及镶齿滚刀研制”和“地铁隧道近接异形异构联络通道人工冻结工程冻胀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日前在深圳进行了项目鉴定会。此次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经过陈湘生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严谨质询和深度讨论后,两个项目均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鉴定结果充分展现了中国煤科北京中煤在特殊凿井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目前,项目研究成果在抽水蓄能电站及城市地铁建设等非煤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加强项目成果转化及应用,为地下空间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煤科北京中煤聚焦“深地”和 “能源资源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求,围绕矿山地下工程及国防工程深井建设中的共性、关键性、前瞻性重大工程技术问题,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装备研发与转化应用研究,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的科技创新基地。

  (丁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