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2024北京车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车展脉动蓬勃 世界相信中国(记者手记)

■焦翔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2 版)

  红旗展台上展出的L-Concept概念车。

  一位外国友人在名爵汽车前留影。

  一位美国记者在蔚来汽车展台前作视频连线。

  几位来自中东的媒体人观看长城汽车。

  一位外国友人边与助手交流,边仔细观看展车。

  极星汽车展台展出的Synergy纯电概念跑车。
  (本版图片均由焦翔拍摄)

  浓厚的国际色彩是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一道靓丽风景线。特别是经过四年时光荏苒,经过全球疫情和地缘政治变化考验,来自四面八方的国际友人纷至沓来,彰显了中国汽车工业世界一流水准、中国汽车市场世界第一地位,也折射出世界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心、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笃定。

  在各国品牌中穿梭,与各种肤色的人擦肩而过,我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意义和不可阻挡之势。在长城汽车展台,我遇到了来自埃及的媒体人阿巴斯,聊天中居然得知,我们还曾在开罗工程师区的英雄大街做过邻居。10多年前,长城汽车的专卖店就开在这条街上,当时知道这个品牌的埃及人并不多。阿巴斯说,现在完全不同了,中国越野车在埃及特别火,尤其是面对北非的沙漠和戈壁路况,它的稳定性、通过性与性价比“没有对手”。这时,一位来自沙特的媒体人阿穆尔也加入了我们的对话。在阿拉伯语中,骆驼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强健、坚韧、忠实、财富,在很多阿拉伯国家,结婚的嫁妆可以是钱财、住房,也可以是骆驼。阿穆尔的话令人印象极深:“中国汽车就是我们沙特人当下生活里的‘骆驼’。”

  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与美国品牌“雪佛兰”的展台相邻而建,它们对面则是全球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我路过这里时,恰好有一位彭博新闻社记者正在与美国总部视频连线,我便驻足聆听起来。连线中,他先是提到美国财长耶伦不久前访华时,表达对中国“新三样”出口强势崛起的担忧,之后话锋一转,又表达了对在这次车展上感受到的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感叹。他最后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品牌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世界是否能忽视中国?”这个问题其实正困扰着许多西方人,“小院高墙”“脱钩断链”,西方一些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狭隘考量的经济和科技政策,正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即便是政策主张者本身也遭受着反噬。据了解,因为贸易政策、关税等原因,在美国购买进口新车的排队时间越来越长,当地二手车不仅价格飙升,还一车难求,广大美国民众成了最大受害者。

  “世界经济仍是一个一体化的故事。”这是英国《金融时报》文章里的判断。今年是德国大众在中国发展的第40个年头,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上,大众与小鹏汽车的展位紧挨着,中德两个大国的牵手也体现在这两家企业的紧密合作中。去年以来,小鹏与大众在股权投资、战略技术、联合采购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本次车展前,双方又宣布共同进军电动化智能化研发应用,将合作推向新维度。

  既“请进来”,也“走出去”,通过中国汽车这个小切口,能生动感知经济全球化的大脉动。在202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后,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又实现了汽车整车出口同比约1/3的增长,创历史新高。车展上,奇瑞和比亚迪展台都极受欢迎。去年出口近100万辆汽车的奇瑞,不久前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见证下,与西班牙企业签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电动汽车新品;比亚迪同样传来好消息,去年,比亚迪Atto 3以1.92万辆的销量位居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位,市占率超过25%,而且过不了多久,一座新的比亚迪汽车工厂又将在泰国落成启用。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里,是回避不了的。中国汽车产业用短短数十年,从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到赢得世界、改变世界,离不开背后的深层逻辑、中国力量。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已形成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这是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壮大的根基;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8亿人,这是中国汽车市场拥有旺盛需求的底气;中国确立“双碳”目标,汽车行业坚定绿色低碳化转型,本月前两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这是中国汽车引领未来潮流的理念;中国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始终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是中国汽车赢得世界尊重的格局。

  这让我联想到最近发在美国《外交事务》网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仍在崛起——不要低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中说,近期美国学界冒出的“中国经济见顶论”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可能是美国的两倍。参观了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无论来自哪个国家,相信你都不会再质疑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也一定能感知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的确定性和正能量。

  (作者系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兼中国能源报常务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