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是大国竞相角逐的新赛道。从能源行业发展情况看,我国战新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国家支持战新产业发展的政策持续加码,在资源投入、主业培育、人才支撑等方面制定了一揽子政策,给予企业“顶格”“管用”“解渴”支持;推动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加速迭代,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应运而生。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处于世界第一梯队,量产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 22.8%和20.8%,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非化石能源加快成为供给增量主体,2023年新增能源生产总量中,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40%。
与此同时,战新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多。例如,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管理效能、资源配置能力滞后等。中企联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大部分央企的战新产业都在孵化和培育期,收入和资产占比不足20%,与国资委提出的到2025年央企战新产业收入占比35%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建议电力企业以新能源为重点,以创新为主导,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手段,以培育三个“产业生态”、构建四个“协同平台”、做强六个“支撑体系”为抓手,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切实发挥电力企业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
首先,科学布局新兴产业链,着力培育三个“产业生态”,全力营造战新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大小企业间全领域战略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护链、强链、延链、补链,实现战新产业链一体化平衡发展。
一是培育新能源产业生态圈。推进中东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向西南、“三北”地区转移,增强新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创新产业链共赢发展模式,积极整合产业链资源,通过并购、参股、资源共享等形式,联合产业急需、具有细分领域技术优势的企业建设战新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格局,涵养产业链绿色发展生态。创新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方式,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通过组织体系重构、管理体系重建和专业化整合,提高资源链接效能,推动战新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是培育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平台,研究建立集技术、人才、管理、资金、市场为一体的产品孵化矩阵,赋能战新产业生态链企业及产品。加强科技产品开发,关注氢能输送、大容量小体积储能等新能源消纳技术研究,通过工程化验证、产业化培养、市场化检验,打造关键技术及下游场景应用等科技“爆款”产品,培育孵化启航、“独角兽”以及科技领军企业。创新产业开发模式,通过技术入股、产品冠名权等形式,研究建立市场化收益共享激励机制,营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
三是培育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着眼能源消费革命催生的大众消费新需求,创新能够迅速响应用户需求的现代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等新模式新业态,构建“氢”“储”“碳”“智”等产业链。创新孵化客户增值服务,加大需求响应、能源管理和智能控制等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探索通过平台运营,输出分布式电源、技术创新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综合能源服务,形成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综合能源发展生态。
其次,强化资源统筹协调,着力构建四个“协同平台”,全力凝聚战新产业发展合力。紧盯战新产业发展目标,加强资源统筹协调,构建项目发展、建设、运维、执行协同管理平台,全面提高组织协同效能。
一是构建战略执行协同管理平台。建议进一步优化组织管理流程,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建立资源统筹协调机制,缩短资源流向一线的路径,加强对一线部门的支持保障。强化跨部门、跨单位协同,建立以战略目标为核心的协同评价体系,量化关键核心指标,结合长期短期目标,建立以结果为重的KPI和未来成功早期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构建跨区域发展协同管理平台。探索建立跨区域发展协调管理平台,统筹产业、人力、资金、外联等资源,建立跨区域发展项目制,开展跨区域协同试点。建立跨区域发展评价指标,综合运用内部竞争、对标排名、提级管理、即时奖励等手段,有效推动产业、区域、部门协同,形成“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三是构建工程建设协同管理平台。适时建立新能源工程管理中心,强化设计、施工、设备供应、评价验收统筹管理。强化新能源工程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工程监理重点专业人才库,打造跨区域新能源工程监理支撑平台。完善跨区域人员调配、骨干人员精准引进等机制。
四是构建机组检修协同管理平台。电力企业要强化集团统筹协调,整合区域力量,成立专门的检修队伍,进一步规范检修作业操作标准,创新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机组检修质量效率。按照“业绩导向和多劳多得”原则,建立检修队伍评价指标,完善检修队伍薪酬奖励机制。
再次,要激发生产要素活力,着力做强六个“支撑体系”,全力夯实战新产业发展基础。围绕战新产业链,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做优做强企业内部支撑管理体系,全面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是做强战略研究支撑管理体系。建议加强产业政策研究,通过政府内参、中央媒体等平台,定期输出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国家政策制定,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专业支持。加强智库建设,整合内外部研究资源,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咨询合作,提高研究队伍水平。建立以转化应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打通成果培育、孵化、应用链条。
二是做强技术经济支撑管理体系。坚持高质量发展定力,加快完善审查论证体系,找准影响战新产业项目发展质量效益的核心要素,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数据分析模型,提高技术方案论证准确性有效性。同时,健全后评价机制,加强后评价结果应用。
三是做强市场营销支撑管理体系。准确把握单体式业务向集成化发展、实体项目与增值服务相融合的大势,结合企业和市场实际,探索建立综合能源产品立项、销售机制,研究创新高度适应市场的电力产品营销方式,并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灵活用工和考核激励机制。
四是做强数智化支撑管理体系。从战略层面推动数字化建设,创新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成本管控等管理模式,建设柔性、智能、绿色的智慧能源生产服务体系。研究建立项目开发敏捷组织,加强数字化产品自主开发和管理,探索建立数字化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定制化建设BPM系统,打通新能源投资、建设、运维端到端业务场景,实现产业管理从决策到现场、从上到下、从组织到个人的全面贯通。
五是做强产品品牌支撑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直播平台、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分区域分类型定期开展能源商品营销和知识服务,通过帮助大众提高对能源商品的认知度,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品牌价值。
六是做强人才发展支撑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培育、引进、使用、合理流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集“人才评价、知识管理、学分管理”等为一体的人才发展平台,搭建纵向贯通、横向互通的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人才评价体系,量化学习、能力、业绩等指标,并将员工成长纳入干部考核。可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研究出台退休人才复聘机制,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阶段性缺员问题。
(作者系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