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能源革命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4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美欧犯了中国电动汽车“焦虑症”

■本报记者 赵琼 姚美娇 杨梓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4月15日   第 09 版)

  针对美欧恶意打压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4月7日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依靠持续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快速发展,不是依靠补贴取得竞争优势,美欧等关于“产能过剩”的指责毫无依据。

  当前,中国电动汽车“出海”频遭“逆风”。2月底,美国拜登政府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智能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可能带来的风险展开调查。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的迅猛增长让美欧国家犯了“焦虑症”。美欧国家企图通过贸易限制政策将中国电动汽车排除在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美欧国家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之前,绕过中国,只会耽误自身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靠加征关税等限制性措施,无助于解决自身竞争力面临的问题

  美欧所指的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问题与事实不符。据彭博社日前的报道,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汽车出口商产能利用率均处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美欧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效率不如中国企业,而不是中国“产能过剩”。该报道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产品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远低于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如果中国存在“产能过剩”,可能会导致大量停车场挤满未售出的新车。但彭博社综合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与行业协会数据分析认为,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并不高,无法得出“产能过剩”的结论。

  前不久,美欧国家对我国电动汽车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欧盟委员会发布条例,要求海关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进行进口登记,未来可能对相关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英国、美国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或国家安全风险调查。

  对此,3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电动汽车是全球化产业,只有分工合作才能互利共赢,只有公平竞争才有技术进步。以“公平竞争”“国家安全”为名搞保护主义、贸易壁垒,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短期看似乎占了便宜,但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从长远看只会损害本国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变的努力。

  林剑指出,事实上,美欧汽车行业对此有不少反对声音。很多欧洲车企的高管和商业协会认为,西方不应惧怕中国电动汽车,靠加征关税等限制性措施,无助于解决自身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广受欢迎,靠的是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科技创新和过硬品质,绝不是靠补贴来支撑保护。同时,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始终向全球汽车企业敞开大门,各国的车企充分享受中国大市场红利。

  美国得克萨斯州贝勒大学副教授、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欣撰文指出,与美国采取的保护主义立场不同,中国的电动汽车战略更具包容性,做法也优先考虑到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而非狭隘的企业和政治利益。

  中国汽车产业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美欧国家在贸易保护方面持续加码,主要因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又好又便宜,对美欧汽车产业冲击巨大,造成美欧本土车企竞争力弱化、销量受损。”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产生影响,给美欧等带来巨大压力。这些国家自然要打压我们,以此减少自己的压力。”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和聚集,以及充电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正如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其著作《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中强调的那样:“正是因为我国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我国关键零部件技术才得以突破,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才得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汽车产业链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中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汽车,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2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

  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也在助力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中国汽车业新能源转型的先发优势正在转化为带动全球汽车业转型的新动能。经过十多年发展,中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动化供应链,集中了全球约70%的电池产能。“中国很可能会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的中心。”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张永伟在公开发言中表示,“中国不仅通过贸易为全球汽车产业作贡献,更重要的是已开始通过投资参与全球供应链布局,现在中国企业在海外规划的电池产能已达500GWh。”

  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在业内人士看来,实现低成本电动汽车制造,唯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自身技术实力,无理打击竞争对手实属“损人不利己”。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撰文指出,中国的汽车电动化转型目前已进入市场推动为主的阶段,而美欧日等市场还停留在政府推动为主的阶段。

  “事实上,美欧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而限制中国汽车出口,消费者就无法享受到更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林示表示。

  此外,林示建议,面对贸易壁垒,中国新能源车企要团结一心,维护中国制造形象,并进一步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中国车企要互相成就,取长补短,共同做大做强市场;海外战略需坚持长期主义,同时培养建立高素质的海外团队。

  王文涛指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政府将积极支持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面对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企业要练好内功,坚持创新驱动,加强风险管理,重视绿色发展,与当地企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坚定做全球绿色转型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工信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水平开放合作,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世界各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