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一色,天蓝水清。在国内首家“双零”燃煤电厂——浙能集团长兴发电厂,职工小王下班常常会顺路到波光粼粼的平流沉淀池边散步。“平流沉淀池是长电中水回用工程的重要水处理设施,可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固体杂质,咱们这个工程目前已累计回用中水超1.6亿吨,相当于11个西湖的蓄水量呢!”提及这张循环经济绿色发展“金名片”,小王自豪地介绍。
从东海之滨的之江大地,到天山脚下的“塞外江南”,浙能集团的每一处产业都秉持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愿景,以发展循环经济书写着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难”问题的独特答卷。
自2009年以来,长兴发电厂融入城市环境治理难题,分两期建成长江以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水回用工程,2020年又通过增设新设备将中水深度回用,实现电力生产全过程“地表水零取用”。中水回用工程每天可处理中水6万吨,不仅避免了“与民争水”,更从源头上帮助城市消除了水体富营养化隐患。当“地表水零取用”遇到“废水零排放”项目,长兴发电厂成为国内首家“双零”燃煤电厂,做到整个生产过程既不向“绿水青山”取一滴清水,也不向“绿水青山”排一滴废水。
在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瓯江口北岸的乐清市,运行了十余年之久的乐清发电海水淡化系统,是该电厂合理利用山海资源优势,做好节水控水“水文章”的真实写照。该系统能全面覆盖厂区所有的生产、生活和绿化用水的使用需求,经过处理的淡水几乎能够达到饮用标准。十余年来,乐清发电海水淡化系统已产水4908万吨,相当于三个多西湖的蓄水量,节约了大量淡水资源。
从高峡出平湖到电能流八方,从风吹起长卷到大漠更安澜,浙能集团各可再生能源项目在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同时,不忘探索将清洁能源发展同生态建设相融合。
浙能滩坑水电站是“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实施建设的最大水电工程,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及其他综合利用效益。历经艰难曲折,如今,巍巍青山畔“千峡湖”碧波浩荡,雄伟大坝下水电站机声隆隆,为浙江电网输送出强大的绿色电力,为浙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能源安全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两岸青山下,一泓绿水向东流,一群白鹭,穿越大桥,箭似飞舞。北海水电积极探索调度模式,通过科学调度最大限度减少汛期弃水,近五年平均水能利用率达100%,同时科学制定库水位控制方案,逐月细化水位控制区间,以水调大数据为支撑争取最优经济运行水位,降低度电耗水率,实现3.32立方米/千瓦时的年平均耗水率指标,既满足了生态流量的泄放要求,又增加了年发电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两者得以完美结合。
看山水青翠,听鱼群嬉戏,它们巡道而行和谐共处,在青山绿水间代代繁衍。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浙能嘉海风电场自建设以来,高度重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的同时,探索将清洁能源发展同生态建设相融合,至今累计完成30余次增殖放流,投放超7亿尾鱼虾蟹苗,以实打实的举措改善和优化了水域的群落结构,使鱼类种群资源得到有效补充和恢复,对促进和保护水域的生态平衡、生态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浙江省首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项目,浙江省首个高速服务区污水治理项目……从蓝天到碧海、从净土到绿岸,浙能集团始终用“浙能之智”解决“环境之痛”,用行动彰显高质量绿色转型的决心与信心。
在素有“临安八线十景美丽乡村连接线”的山间公路上,道路两旁沿河而建的农家乐依次排列,由浙能集团承建的清凉峰镇白果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已在此投产运行4年之久,累计处理污水超90万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类标准,期间解决了大明山景区周边每年超100万游客的生活污水处置难题。
像这样由浙能集团承建并稳定运行的污水处理终端在浙江省内农村、高速公路共计20余座,经过处理的废水可以作为灌溉水等其他用途使用,节约淡水资源,经济效益可观。
八年前,为解决玉环市水生态环境问题,玉环水务在浙能集团与玉环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截至目前,玉环水务累计处理污水21757万吨,相当于15.4个西湖的水量;下辖玉环市污水处理厂配合玉环市政府提供回用中水14670万吨,相当于为玉环市玉坎河水系注入10.4个西湖的“新血液”……多年来,玉环水务“治污水”成绩斐然、“剿灭劣五类水”效果显著,成功助力玉环市连续六年六夺浙江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奖,“治水”成绩受到玉环市政府、地方百姓高度肯定。
未来,浙能集团将在做好能源保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主动发挥能源科技优势,积极做好污水净化、科学用水、保护水生态等工作,助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